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00|回复: 12

[话题探讨] [正方]涨工资不撒胡椒面,理智应对通货膨胀

发表于 2011-6-12 19:44: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涨工资不撒胡椒面,理智应对通货膨胀  

  应对通货膨胀,首先得明白什么是通货膨胀,按照书本上的定义,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既然定义里非常明确地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联系在一起,那么应对通货膨胀就从控制物价下手好了。然而,说是一回事,做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事情做起来都想说得这么简单,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就不会再有什么难题了。物价并不是说控制就能控制得了的,国有企业垄断的一些物质的价格,国家利用行政手段暂时还可以管一管,但长期下去,行政命令是绝对不行的,以前我们看到的发改部门约谈大企业领导,提出的要求也是暂时不涨价,企业给发改部门面子,也只是咬牙坚持几天。物价总归是要上涨的,通货膨胀也是很可能发生的,应对这一问题只能靠另外的办法了。
  靠什么办法呢?物价上去了,老百姓手里的钱就不够用了,那就应该用涨工资的办法来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一说涨工资,就不能不让人头皮发冷,这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吗?要知道,“通货膨胀”这个词组中的“通货”二字,指的就是流通中的货币,所谓“通过膨胀”就是流通的货币过多了。现在要给人们涨工资,就等于是增加了社会货币的供应量,这哪里能抑制通货膨胀,这不是继续增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吗?从表面上看,好像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我们还常说过这样一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笼统地谈涨工资,肯定会引起通货膨胀,但如果在涨工资方面讲一些技巧,该  涨工资的要涨,不该涨工资的不仅不涨,而且还要降,掌握好这个关键的“度”,通货膨胀的压力肯定会自然解除。
  涨工资究竟有什么技巧呢?我觉得要从认真分析社会各阶层的需要上下功夫,不能甘霖普降、平均撒胡椒面。首先,那些聚敛了相当一部分社会财富的大富豪们不仅不应该涨工资,还应该多向他们倡导奉献社会,要他们拿出一部分财富回报社会;其次,那些动辄年薪就在几百万上千万的国企老总们和高层领导们也不需要涨工资,多给了他们几十块、上百块钱,那就等于是寒碜他们;第三,高薪行业的人也不能涨工资,本来他们就因为行业的区别,比别人多分得了一些社会资源,近几年国家曾下功夫去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效果都不佳,这次正好是一个缩小差距的机会;第四,那些人人都向往的消尖了脑袋都想去的机关单位和部门,都不应该涨工资,这些地方之所以那么大的吸引力,收入方面优越至少是占了一定比重的。
  除去了这些人,就应该给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工作和战斗在一线的人员增加工资,这部分人虽然人数多,但增长的工资额相对较少,而这些人的工资去向基本上是用于生活,他们不会去买钢铁,也不会去买石油,而且他们还要瞻前顾后,把增加的工资中一部分攒起来,以防被万一,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所增加的工资对通货膨胀基本上形不成什么压力,倒是可以让这些最普通的民众,在重大经济变革的时候,有了一定的防范能力。前面已经说了,物价是很难控制的,通货膨胀也是有相当可能的,万一通货膨胀现象严重起来,老百姓手里多了一点钱,也就多了一份抗击通货膨胀的信心,也让抗击通货膨胀的胜利多了一份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21:35:39 | 查看全部
研究通货膨胀正是我们金融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之一,但愿能写出和其他行业的老师们不一样的东西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2 22:07:22 | 查看全部
你得观点是涨工资会加重通货膨胀发生率,但是不给有钱的涨工资,只给没钱的涨工资,就不会有不良影响了。可是操作中谁承认自己有钱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22:32:04 | 查看全部
我已经分类了,把那些有钱人都排除在外了,这个操作起来应该没难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2 23:36:18 | 查看全部
观点比较鲜明,说理也透彻,道出了普通老百姓的心声。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12:51:36 | 查看全部
这篇文章写得好,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13:12:30 | 查看全部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16:07:18 | 查看全部
题目是“应对”而不是“抑制”,这里面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通常所说的抑制通货膨胀,二是尽量减轻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三是如果通货膨胀严重了,怎么面对?所以我也觉得涨工资是一个值得选择的方法,如果能做到该长的长,不该长的不长,那就更好了。
说实话,这个问题很多政策专家、经济学家都头疼,能拿出相对具体的意见来、而不是左摇右摆真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18:26:55 | 查看全部
老师好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20:09:11 | 查看全部
支持下!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