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53|回复: 7

[话题探讨] [中立]应对通货膨胀要做实“加减法”

发表于 2011-6-12 23:59: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应对通货膨胀要做实“加减法”
粟海

  近年来,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收入涨得非常慢,就像蜗牛一样慢慢的爬,而物价涨得特别快,就像坐上飞机一样向升飙升,钱不够花,生活压力大。于是,大家纷纷呼吁,政府要控制好物价,别让物价涨得太快了,大家已经顶不住了;同时,呼吁政府提高大家的收入,以便大家能抵挡通货膨胀的压力。

  政府把民意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比如今年3月发改委约谈了方便面、白酒、日化用品等企业;4月,发改委密集约谈17家企业协会;5月,发改委对联合利华开出200万罚单。发改委对物价的监管,从来没有这么卖力。可见这回政府控制物价上涨,拿出了实际行动。

  除了控制物价,政府还在涨收入方面努力。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相继调高最底工资标准和低保标准;一些企业迫于形势和压力,给员工加薪;“十二五”提出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个税起征点拟由1600点调高到3000点。看上去,形势一片大好,有的网民喜不自生,击掌狂欢。

  但通货膨胀形势仍不容乐观。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4月分CPI同比上涨5.3%,涨幅比3月份仅仅少0.1个百分点。有专家称,由于5月份干旱,猪肉和部分蔬菜物价大幅上涨,5月份CPI仍将高位运行。这意味着5月份通货膨胀仍然比较严重。

  政府高调控制和稳定物价、抑制通胀,多方提高居民收入,通货膨胀仍然这么严重,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原因其实只有一个,也很简单:政府部门说得多、做得少,尤其是落实得更少。

  比如稳定和控制物价,发改委高调约谈,效果并不怎么样。比如发改委约谈后,雀巢奶粉提价近两成;联合利华收到罚单后,价格照涨不误。与此同时,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气价、电价、水价等企业,发改委不但没有约谈,还纵容默许这些企业顶风涨价,带头涨价。

  一些企业感到不公平或许没有说,网民和舆论替企业说出来了:发改委为何不约谈中石油和中石化?是啊,政府部门监管价格,一碗水没有端平,出现了“只许垄断放火,不许民企点灯”的不公平现象。如此这般,又怎么能服人心呢?又怎么控制得好物价呢?

  再看涨收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说起来像模像样,落实起来比登天还难。企业有很多不同的工种和岗位,每个工种和岗位的劳动强度不一样,每个人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熟练程度也不一样,工资水平自然不一样,各人对工资的期望值也不尽相同。换言之,员工不可能同心,无法同心跟企业协商工资。退一步说,就算有一定群体工资水平相同,有走到一起同老板协商的条件,但在就业难的语境下,保饭碗是第一要务,谁敢跟企业叫板啊。

  而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说起来好听,最终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是否与GDP同步了,数字还不是地方统计部门捏。况且这还只是一个写在报告上的奋斗目标,实际又是什么情况,一言难尽。个税上调,行动慢不说了,很多人离2000元还差得远,遑论3000元起点的实际效果。换言之,对低收入群体而言,个税起征点再高些,也只能是羡慕人家。

  这是民生之尴尬,要消除这种尴尬,如今之计,必须监督政府部门认真履职,一步一个脚印的把工作做实。事实上,应对通货膨胀,只要做实“加减法”就行。所谓“加法”,就是把涨收入全面落到实处;所谓“减法”,就是稳定物价不折不扣。这样一“加”、一“减”,相互协调了,居民生活就踏实了。这又不是下海捉鳖,也不是上天揽月,又有何难?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11:24:23 | 查看全部
所谓“加法”,就是把涨收入全面落到实处;所谓“减法”,就是稳定物价不折不扣。这样一“加”、一“减”,相互协调了,居民生活就踏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13:11:10 | 查看全部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20:13:42 | 查看全部
加工资,减物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09:48:0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08:25:12 | 查看全部
 政府把民意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比如今年3月发改委约谈了方便面、白酒、日化用品等企业;4月,发改委密集约谈17家企业协会;5月,发改委对联合利华开出200万罚单。发改委对物价的监管,从来没有这么卖力。可见这回政府控制物价上涨,拿出了实际行动。

  除了控制物价,政府还在涨收入方面努力。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相继调高最底工资标准和低保标准;一些企业迫于形势和压力,给员工加薪;“十二五”提出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个税起征点拟由1600点调高到3000点。看上去,形势一片大好,有的网民喜不自生,击掌狂欢。
真不理解是好还是坏,我在网上也没看到网民们喜不自生,击掌狂欢。发改委对联合利华开出200万罚单,200万罚单是谁买单?到最后还是百姓,一个企业被罚了款他会想法设法找回来,于是就出现了市场上的山寨,依次充好,那你说受伤的是谁?调高税收,也是同样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2:09:48 | 查看全部
牛人牛文,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8 12:51:55 | 查看全部
有说服力,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