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回复: 0

更加深入历史 更好触摸时代

发表于 2023-6-8 15:31: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更加深入历史 更好触摸时代

高考作文是一场思维能力、建构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展示。

回想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从2020年“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到2021年研究“强弱之变”,再到去年对“本手、妙手、俗手”的阐发,一个特点是开放性极大,考生们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各有发挥,较能体现把握重点、辩证思考的能力。

今年的考题题意相对比较确定,主旨就是“讲故事的力量”,乍一看,材料也基本总结出了故事的几种力量,比如沟通的桥梁、心灵的触手、命运的转折点、民族精神的展现方式……这些论点并不难,关键是用怎样的方式形成论证,更考验我们阅读的厚度、知识的丰富度。

从出题意图上来看,出发点就是更想看到考生们讲故事的能力,而不是空讲道理的能力。如果满纸都是从概念到概念的道理,就会如同水上浮萍,无法形成“追随者认同”;只有从具体的案例出发,脑海中存在可以讲述的故事,才可以把抽象的道理和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把问题分析得更清楚,将道理讲得生动活泼。

每个人在自己的阅读体验中,都会经历很多的故事。从《山海经》出发,我们知道了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的故事;到接触中国古代历史,一诺千金、蟾宫折桂、凤鸣高冈等一个个成语典故耳熟能详;再到我们看过的小说、电影,一个个故事缓缓流进我们的心灵。贯穿其中的,正是“我”的体验,“我”的思考,“我”的积淀,这是对基本功的考验。

“故事的力量”不止于个体的心灵体验,还要有更宏大的格局和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就曾被焦裕禄的故事深深打动,他说:“这节课在我的一生中留下深刻印记,对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正因如此,尤其能理解材料为何强调故事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影响,也就更好理解了今天我们为何重视讲好“中国故事”。

同步披露的全国考题,也有这个倾向。比如全国甲卷分析“时间和技术的关系”,乙卷抛出“一花独放不是春”的命题,其中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社会性特征。这意味着作为考生,不能满足于个体的观察和思考,更要有时代的视野和认知,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因此,只有更加深入历史,更好触摸时代,才能主动丰富心灵、体验生命、形成思考,在高考作文写作中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从而写出有思想和真情的华章。(王庆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