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西工人报
彭忠富
16世纪末,明朝正是国力鼎盛之时。其文化与艺术成就璀璨夺目,城市与商业生活繁荣富庶。彼时,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如在人间天堂,小户也好不快活。明朝的两京十三省及各地城市无不如此。反映两京工商业盛况的《皇都积胜图》 《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以及描摹苏州晓关繁忙拥挤舟船的《晓关舟挤图》、描绘杭州北关夜市盛况的 《海内奇观·杭州北关夜市图》正是这一黄金时代盛景图卷的真实写照。
知名历史学者陈宝良认为,明帝国是个颇有吸引力的王朝,通过戏曲小说流传下来许多至今仍为熟谙的故事与人物,诸如《玉堂春》中为爱情受尽苦难而终又结局欢喜的苏三,《牡丹亭》中爱得死去活来的杜丽娘,《西游记》中蔑视神权、大闹天宫的孙行者等。那些历尽艰险、乘大帆船来到大明的西方传教士带回了中国文化。他们记录的大明帝国的事情和风俗,确实让西方优雅的绅士们非常吃惊。
陈宝良认为,在深入研究明朝之后,我们就会知道明朝是一个最具活力与多样性的朝代。陈宝良最新出版的 《大明风华》包括 “城市风景”“衣食住行”等6个部分,汲取大量史料精华,以新颖的视角、明快的解读,打捞明朝城市生活的繁华记忆,还原日常生活中的 “烟火气”,呈现出一个真实且充满活力的明朝世界,颠覆你对明朝的刻板认知。该书图文并茂,近百幅精美插图展现了明朝城市生活美学,还原了明朝这个多彩斑斓的黄金时代。该书既是一部明朝城市生活指南,又是一部带有浓厚市井烟火气的历史佳作。
作者认为,若想了解帝国的城市风景以及雅致的烟粉生活,除了《金瓶梅》这样的社会风情小说,不妨再去读一读 《帝京景物略》和 《板桥杂记》。两相比较,方成合璧。
关于明代的城市风景,作者以北京、南京、杭州、开封、扬州等城市为例,给我们勾勒出一番繁盛景象。以杭州为例,“王谢子弟多好夜游看花,选妓征歌,集于六桥。一树桃花,一角灯,风来生动,如烛龙欲飞。与秦淮五日灯船相较,尤为旷丽。”在明代城市风情景物中,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北京水关冬均团簇一块,如画家的横披。而只有扬州清明,鱼贯雁比,舒长达三十里,宛若画家的长卷。
在城市中,既有山水、园亭、庙宫等静止的景物,又有活动的形形色色的人,例如贩夫走卒、三姑六婆、医卜星相、盐商摊贩和匠人。这些市井众生各有自己比较雅致的称谓,如大夫、待诏、博士、太医、郎中之类。自然景物与人文风俗成为城市风景的两条主线,形成了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作者表示,明代的城市生活有其独具的特点,既是汉唐以来民族传统的,却又新颖独特,对传统是一种叛逆。这种叛逆的根源在于自明中叶以来近代人文主义的蓬勃发展,其带来的一阵清新之风把人们从沉睡的束缚中唤醒,人们正带着全新的意识去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