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回复: 0

高考入场,能否“电子化”

发表于 2023-6-9 16:42: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高考入场,能否“电子化”

今年高考期间,那些“意外新闻”又毫无意外地发生了。丢了准考证、忘带身份证等新闻再次出现。除此之外,今年还出现了监考老师忘带监考证的情况。不法分子转发丢失准考证的信息进行诈骗的事情,也是年年上演。

当前,针对考生丢失准考证、身份证的情况,解决方式一般都是民警及时介入帮忙找回。实在找不到的话,有的地方是监考员用考场座位核对单与考生本人核对,如相貌相符,先让考生参加考试,后面重新打印准考证。也有地方设立了高考服务站,可以当场打印临时身份证明。虽然这些意外最后大多都有惊无险,但过程却耗上了一定的社会资源,也影响了考生的状态和心态。

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不断有人呼吁,高考入场可以通过“电子化”的方式进行。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让考生不再因为证件丢失等意外而产生困扰,减少因此引发的混乱和不便,还能提高高考入场的效率,更好规范入场秩序。

现实中,有些地方早已开始相关探索和尝试,包括北京、武汉等地。考生可在现场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信息查验,即使忘记携带身份证也能进入考场顺利考试。也有地方在高考体检等方面,通过手机“刷脸”查验身份,全程无纸化操作。这些探索和实践,都足以说明,从技术层面看,高考入场全面实现“电子化”并不难。

至于具体实施,要稳步推进。一开始,可以实行“电子化”和“纸质化”并行的方式,考生还是要带身份证和准考证,但如果没带,就可以刷脸入场或者刷指纹入场。这一阶段扎实推进后,等待相关条件进一步成熟,可以向高考入场全面实现“电子化”的阶段发展,即完全不用带身份证、准考证,就可以刷脸入场或者刷指纹入场。当然,还要做好“B方案”,防止“电子化”的瞬间失灵,影响考生入场高考。

技术进步的本质追求,就是要更好地为人服务。而在高考这件事上,目标管理的要求只有两个:一个是考生能够更方便顺利参加考试;另一个便是保证高考的公平与公正。任何用于高考的技术,都要遵循这两点。就实际而言,除了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技术外,用无人机捕捉无线电信号、用人工智能监考等,都可以进一步推广和落地,让技术更好赋能高考,为高考护航。(王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