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梁弓
难以想象,从2020到2022的短短三年间,作家陈进以一年一部的惊人速度,陆续出版了长篇小说“大湖三部曲”——《大湖长歌》《大湖风云》《大湖儿女》,其中,《大湖风云》获得首届“淮安文化奖”。
这里的“大湖”,指的是淮安洪泽湖。
地处苏北平原腹地的洪泽湖,据说因为形状貌似天鹅,有一个十分雅致的别称,叫作“天鹅湖”。小说中的“天鹅湖”,就是现实世界里的洪泽湖。说实话,在当地,知道洪泽湖又叫“天鹅湖”的人并不多,即使我在淮安工作多年,对于“天鹅湖”这个名字,也还是比较陌生的。但是,从空中鸟瞰洪泽湖,其外形像一只正在翱翔的天鹅,倒是实实在在的。
洪泽湖位于淮河下游,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久负盛名。著名的洪泽湖大堤古称高家堰,是世界水利史的奇迹,全长67.25公里,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被誉为“水上长城”,201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陈进因为曾在洪泽湖边上工作十五年之久,以洪泽湖为背景创作长篇小说一直是他的心愿。
陈进的“大湖三部曲”,时间背景不尽相同,内容区别很大,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以洪泽湖地区为背景,以这一地区的普通劳动者为主人公,讲述他们的生活、工作、情感等方方面面的故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成为以“洪泽湖”为主题的又一文化标识。
《大湖长歌》描写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湖边的一群年轻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拼搏的经历;《大湖风云》再现了洪泽湖地区人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勇抗日的场景;《大湖儿女》则刻画了洪泽湖畔一家两代五个人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感人故事。
读罢《大湖儿女》,让人掩卷深思,感慨良多。从小的方面来说,这是一部家族发展史,从大的方面来说,则是一部地方发展史,即洪泽湖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变迁史。小说场景宏大,层次感强,人物众多,包括老一辈的朱守正,以及第二代四个儿女,即大姐朱琴,二弟朱聪,三弟朱明,小弟朱玉,另外还有那位如璞玉般质朴高洁的陆霏霏。
主人公朱守正出身贫寒,早年丧父,生活很不容易。长大之后,他陆续担任生产队长、村会计、村党支部书记,后来调任三城乡公所副主任、主任、镇长,直至从县文化局局长的岗位上退休。朱守正是中国千千万万基层干部中的普通一员,他吃苦耐劳,勇于担当,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成为老一辈基层干部传统形象的代表。
朱家的几个孩子,可以说非常优秀。朱琴及弟弟朱聪、朱明,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朱琴性格坚毅,买下水泥厂创业,最后回到天鹅湖投入新农村建设;朱聪沉稳睿智,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从基层做起,干出了一番骄人的业绩;朱明参军从戎,保卫祖国,立功受奖后荣归故里,积极参与家乡建设。
朱守正及朱琴等人,虽然用墨颇多,但这部作品,我更愿意看成是朱守正的小儿子朱玉的成长史、追梦史。
小说伊始,写到了朱玉的出生。可以说从出生起,朱玉就显示出与常人的不同之处。他是早产儿,因母亲胎位不正,差点死于腹中。在当地名人张文等人的眼中,他是个灾星,因为他出生的时候下了场五十年一遇的大雪,据县志记载,“全县倒塌民房2340余间,伤亡37人”。
朱玉的童年,可谓多灾多难。他因为尿了张文一头童子尿,对方恨得差点将他掼死;一个人出去玩,被自行车从身上碾过;从凉棚上掉下来,摔得背过了气;房子倒塌,差点被砸在里面;帮老奶奶找东西,房子着火了;更离奇的是,把“敌敌畏”当成“止咳糖浆”喝了。所有的这些,每次都有可能致命,但朱玉吉人自有天相,次次侥幸逃脱,死里逃生。以上事件,预示着朱玉的人生必将是与众不同的,将充满传奇色彩。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姐姐朱琴也好,哥哥朱聪、朱明也好,他们都按部就班地生活着,只有朱玉,要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朱玉的聪明伶俐是不用说的,而且具有绘画天赋,本来可以保送去一流学校,但他拒绝了。朱玉希望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
中考时,因为被人栽赃,朱玉放弃了学业,离家出走,来到了盱县开始艰难的创业之路。来到陌生的天水镇,朱玉靠着聪明智慧,逐渐站稳了脚跟。在文化人李大军的帮助下,朱玉办起了画廊。朱玉有才华,头脑灵活,再加上镇农村银行的支持,一切做得顺风顺水,但朱玉不是个故步自封的人,他看到照相行业的前景,开始发展照相业务。
朱玉经济上宽裕了,学习上也不放松,他刻苦努力,通过成人自学考试,当上了代课老师。听到这个消息,父亲朱守正非常高兴,然而他高兴得太早了,代课教师并不是朱玉的终极目标,之后朱玉主动要求来到校办工厂,做起了厂长。这个半死不活的厂子,在朱玉的经营下起死回生,朱玉也因此步入著名企业家的行列。
沿着这条路走,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机缘巧合之下,朱玉去教育局上班了。这样安稳的工作,是最符合父亲的心意的,但他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会就此罢手的,果然,没过多久朱玉辞职了,和国内一所高校联手,在市开发区购买了二百亩土地,创办了本市第一家民办高校。
朱玉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然也收获颇丰。
这么多年,朱玉取得了一些成绩,他的性格决定了他永远不会满足。朱玉敢闯硬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于做过的事从来不会后悔。关键是,朱玉输得起,不认输,即使输得精光,大不了从头再来。不怕苦不怕累的倔强性格,加上大度的气魄,让朱玉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朱玉外表冷峻,内心柔善,所有这些难得的品格,宏大的格局,都为朱玉最后出人意料的成功作了最好的注释。朱玉不为世人所容的外壳下,包裹着一颗滚烫的心,他为了梦想,为了初恋女友陆霏霏,始终奋勇前行。
人活在世上,顾虑重重,为父母,为配偶,为儿女,总是有太多的牵挂。不是说不要为父母子女考虑,那肯定不对,但人最难的,是为自己活着。朱玉就是这样的人,为自己而活,为梦想而活,不需要别人为他做主。正如朱玉自己所说的那样:从小到大,我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不习惯那些世俗眼里再正常不过的东西。别人走过的路不一定适合我,我要走的,别人也不一定能走,正所谓各走各的路吧。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并不是最要紧的,要紧的是在路的尽头,你能得到什么?
这一问,世上又能有多少人能答得出来?在小说结尾,朱玉抛下湖畔的一切,带着大彻大悟后的释然,和心爱的姑娘陆霏霏去寻找心目中的香格里拉,寻找梦起的地方。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朱玉的性格,注定他将会走上这样一条路。
一个人活在世上,如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大湖儿女》告诉了你答案。也许,这就是作品最具价值之处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