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0|回复: 1

办好“关键小事” 激活基层治理效能

发表于 2023-6-12 08:22: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时评】
  作者:胡志平 王 悦(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
  垃圾分类,不仅关系居民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检验基层治理水平的一块“试金石”。由此说来,“关键小事”并不小,往往承载着“国之大者”。不少“关键小事”既是推动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关键,又是推动日常生活治理的要点。办好“关键小事”,须以党建引领各方协同发力,坚持问题导向、保障精准施策,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让广大城乡居民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人翁和建设者。
  以党建为引领,促进各方协同发力。“关键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包含多个环节、涉及多个主体的系统工程。如果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主体协调推进,很可能会因各主体理解不一、利益不同而无法形成合力,使“小事”成为“难事”。因此,在办好“关键小事”的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要主动担任“宣传员”“示范员”“督导员”。基层党组织积极整合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打造基层党建共同体,引领多元主体为做好“关键小事”贡献力量。此外,志愿者的力量也不容小觑。要不断推进志愿服务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持续带动更多居民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夯实基层治理基础,让“关键小事”更好落地落实。
  强化问题导向,因事制宜精准施策。“关键小事”事关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治理针对人们的直接经验和行为惯性,这要求基层治理定策施策必须因地、因人、因时制宜,强化问题导向,在明确问题症结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精准施策,促进问题解决。要结合地区长期传统习惯和现有治理资源,调整优化相关工作的具体措施,尤其要规避劣势、发挥优势,提高治理效率。要尊重不同群体和实际的客观差异,把握宏观制度要求与微观个体需要之间的平衡,将工作做实做细,进一步彰显基层治理的人情温度和服务初衷。
  构建市场化和教育引导双向驱动长效机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越来越多的“关键小事”成为基层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让社会成员加深对“关键小事”的认识与理解,就办好“关键小事”的核心内容形成尽可能最大化的共识;另一方面,要以市场化机制促进“关键小事”落实落地,注重发掘“关键小事”的经济属性,将部分服务性的治理需要交由市场来调节和满足,通过有规划、高标准地引进专业外包服务,为基层治理减负,降低治理成本。
  在现代基层治理体系中,广大城乡居民是不折不扣的主人翁和建设者。办好“关键小事”,归根结底离不开广大城乡居民的积极参与和主动作为。只有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才能最终收获基层治理实效。以上海推行垃圾分类为例,通过绿色账户激励制度,引导更多人参与其中,让这项新规在更大范围内落地生根。与此同时,还有必要畅通渠道和途径,让“民间智慧”有更大可能被看见,让群众监督倒逼基层治理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2日 02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12 09:09:10 | 查看全部
让“民间智慧”有更大可能被看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