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回复: 0

开放校园,对大学生的一种尊重

发表于 2023-6-13 15:03: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开放校园,对大学生的一种尊重

近日,关于大学校园开放的讨论又一次成为网络热点话题,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似乎都有符合自身逻辑的理由。

其实,大学校园开放,不应成为一个问题。过去囿于疫情,封闭式管理乃是特殊时期的管理之需,然而这种应急之策显然有了管理惯性,即使已经不再封闭,持证进门、刷脸进入等手段仍在阻碍着校园的完全开放。

这种管理的初衷当然可以理解,但不应成为常态。大学的开放除了让学生“走出去”,也应该让公众“走进来”。这里讨论的关键之处并不在于是否把校区变成任由出入的免费公园,而是校内的讲座、课程等资源能与外界共享,更好地发挥大学的社会功能。

教育学家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里的大师既包括“大家”,更应包括公众。对于任何一所大学来说,开放本身都不只是空间意义上的,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交流的互动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大学也不应该是一座封闭的象牙塔。

当然,讨论如此话题,绝不应该只站在“校外人”的角度。过去3年,校园的社交生态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封闭的校园不仅让一些学生的社交生活和精神交流变得稀少,一些学生独立自主处理事务的能力也有所降低。

如果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那么请给予身处其中的学生以成年人的足够尊重,让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如何与这个社会交流互动,这既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锻炼。

我们相信,只有在更加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中,人们的潜力才能更好地得到释放。就像大学生那样,去别的大学“串门”听课、与社会团体互动交流,“偷师无数人”方能更加清楚地选择自己的成长方向。(周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