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回复: 0

决不能任由失实言论中伤老师

发表于 2023-6-14 16:11: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决不能任由失实言论中伤老师

近年来,师风师德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关注。但据《半月谈》报道,涉及教师的不实举报、污名化、刻意炒作内容有增加趋势,让一些老师无辜陷入舆论漩涡,对教师工作、教育事业造成负面影响。

这类内容,往往会取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配一些耸人听闻的字眼,叠加类似学校场景、学生背景的视频和图片,然后捏造演绎相关言论,从而模糊虚实界线。不明所以的网友,有可能在情绪挑动之下轻信不实内容,无意间为不实信息推波助澜。

教育工作直接涉及千家万户,社会各界对于教育高度关注。教师的言行容易被置于舆论的“聚光灯”与“放大镜”下。网络传播和心理学上有“羊群效应”,人们的期待越高、关注越高,也就越容易被不实言论带偏。

越是如此,越说明打击涉教师失实言论的重要性。不时出现的不实信息,让不少教师如履薄冰,不敢过多批评教育孩子。任由谣言传播,会在网上形成贬低教师身份、诋毁教师能力的不良风气,破坏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最终受影响的,是孩子的成长及教育的进步。

打击涉教师失实言论,需要把准脉搏、精准施策。首先要完善溯源机制,追查最早的发布者、造谣者并依法依规惩处,真正起到震慑作用。在传播过程中,平台既要加强内容监管与信息核查,及时斩断不实言论的传播链条;也要畅通举报渠道,让涉事教师、学校能够方便快捷地依法维权。面对芜杂的信息,网友们也需要增强甄别能力,避免成为谣言的“二传手”。

从根本上说,帮助广大教师摆脱不实言论的舆论漩涡,还要向教育本身要答案。广大教师应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学校应提升依法办学能力。也要看到,身处网络时代,不实信息的发酵会带来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老师、学校必须提高媒介素养,及时处理回应相关信息。更重要的是,社会公众需要对教育工作者多一些理解与沟通,少一些苛责与猜疑。唯有如此,才能让家校关系更和谐、教师工作更安心、孩子成长更稳健。毕竟,全社会的共同愿望,都是孩子们能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吕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