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回复: 0

精准考核给“指尖”松绑

发表于 2023-6-14 16:20: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精准考核给“指尖”松绑

近日,笔者在西南某地基层调研时发现,“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消耗着基层党员干部大量精力。以某村党支部书记为例,她总共加入10个政务微信工作群,关注26个政务公众号(考核任务有26个),下载5个政务App(考核任务有5个),每天有两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指尖”操作,其中一些任务考核甚至摊派给了群众。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之所以在基层成为烧不尽的“野草”,根本原因之一在于考核的不精准,进而偏离了考核初衷,让考核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负担。以当下专门面向群众推广的政务公众号为例,考核关注量的本意是督促党员干部扛起责任,协助相关部门单位宣传工作,引导群众享受数字时代的发展便利,但是在基层尤其是农村,考核不精准就容易产生形式主义,让干部“吃苦”,让受众“变味”。

如今许多农村的群众大多为中老年人,他们中有些人的手机仅支持基础通话功能,加之年龄分层决定农村很多群众对智能手机使用并不熟悉,因此,农村群众对关注公众号存在“天然困难”。此外,对政务公众号关注量的考核任务每年都在更新,可农村常住人口数量却不会经常变化,考核单纯只看“量”,就会推着基层党员干部想方设法完成任务,滋生形式主义。他们有的发动自己家人关注公众号;有的以“送油、送米”等送福利形式“推”着群众关注等等。如此非但不能发挥政务公众号宣传引导、高效便捷的作用,反而会让干部无感、群众不满。

所以精准考核对于消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格外重要,唯有牢牢抓住考核是“指挥棒”这个“牛鼻子”,既不能对“指尖”考核进行“一刀切”,盲目扩大考核要求,甚至是把考核任务摊派给群众,也不能把“指尖”考核做得“软绵绵”,对弄虚作假、推诿扯皮等问题不管不问,而是要以人为本,依据基层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依法依规推陈出新完善考核办法,才能正确督促基层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真正发挥“指尖”便捷的作用,克服考核中的形式主义,让数字优势为干部和群众所用。(吴诗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