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东滩矿:三剂良药治“三违”病根
王建 袁媛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一起重大的安全事故背后会有29起事故征兆,每个事故征兆背后还会有300起事故苗头,这些事故苗头又大多是由一系列的“三违”作业造成的。“三违”不反,事故难免。截至6月13日,兖矿集团东滩矿安全生产1888天,这是该矿对症施下“三剂良药”后出现的的可喜现象。
培训是最好的“补药”
应知而不知,应会而不会,这就需要“补药”。该矿把培训重点向实用化、实效性延伸,对专业技术人员重点进行培训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装备的操作;对管理人员重点培训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改变旧的思维观念;对技术工人重点培训安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对特殊工种人员重点进行现场培训,实行正确操作、错误操作、错误的后果及责任、消除错误的正确方法“四步培训法”,同时进行专业人员再讲授、操作者复述、职工提问、老师总结提高的“复课式培训”;对一般岗位工人认真推进各工种岗位“必知必会”学习的基础上,将各个工种所应该掌握的危险源知识分解出来,划出各工种职工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安全知识,使职工对自己工种所处危险源一目了然,明确职工的安全工作职责,有力地促进了职工安全行为的养成,并逐步实现了由“必知必会”向“必禁必做”的转变和提升。
除顽症还得需“猛药”
猛药治垂危,安全工作也是如此。加大“猛药”剂量除顽症,该矿把工作现场作为杜绝“三违”的重点防范区域,采用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安监和督察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和密度,不定时间、不定单位、不定次数的动态检查职工操作行为和劳动纪律遵守情况,对薄弱地点、薄弱环节、重点岗位重点盯防。对“三违”行为一经查实严惩不贷,严格按照矿下发《“三违”行为界定和处罚管理办法》,并停工进“三违”学习班接受再培训。强化安全绩效考核,建立“三违”档案,利用经济杠杆将安全责任传递给每一名职工,使之懂得违章操作就是掏自己腰包里的钱买教训的道理,有效地增强了职工的自保互保意识。他们还针对习惯性“三违”具有反复性、隐蔽性、易传播、难根治等特点,要求各基层单位、职能科室等在日常作业和监督检查中,仔细排查,做好记录,整理出来,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一帖“温药”消杂症
为加深职工对“三违”造成事故危害的结果,该矿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可视、可听、可感、逼真,给观看者较强的视觉冲击和思想震撼的特点,制作“事故案例安全警示教育专题片”,利用真实的设备做道具,模拟还原事故全过程,让职工群众见证事故发生对伤者及伤者的家庭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触其心痛,使其谨记。同时,从情感、家庭的角度出发,开展“三违”人员亲情帮教活动,将父母爱、夫妻情、儿女心融入安全帮教的全过程。组织女工家属安全文艺小分队以安全为主题,自主创作快板、三句半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定期或不定期到区队、井口为矿工兄弟演出,寓教于乐。安全协管员对“三违”人员开展亲情帮教活动,根据违章情节的不同,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安全工作对亲人的重要性,用亲情感化职工,使他们增强安全意识,远离“三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