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7|回复: 0

【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汉语中的科技语言体系

发表于 2023-6-16 14:49: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
  作者:席南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
  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中,有几个非科技的问题值得关注,那就是语言体系、学术自尊和学术骨气。
  语言是社会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交流的基础工具。汉语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思维与文化。
  目前的科学体系语言和技术体系语言仍然以西方的语言和文化为主导,尚未建立起汉语中的科技语言体系,甚至可能都没意识到建立这个语言体系的重要性。而事实上,没有汉语的科技语言体系可能已经带来很多隐性影响,如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在学习科学和技术的过程中难以体会其精髓和精神,形成的观念和思维容易出现碎片化特征,进而影响对科学和技术的理解以及后面的发展等。
  在别人的语言体系下开展工作,犹如在别人的土地上种花栽草,成不了自己的花园。没有自己的科技语言体系,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难有立足之地。因此,把西方的科技语言体系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汉语中的科技语言体系,对我们的科技自立自强十分必要。
  我们再来说说学术自尊和学术骨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有自己努力的因素,但毋庸讳言,彼时,我们还主要是跟随者,重要的思想理论一般都是西方学者提出的。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学术自尊和学术骨气。大部分人都满足于做一些质量还不错的工作,论文发到国际顶尖刊物上就已经算是有雄心的了。基本上没有人以提出新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开创领域为目标,仿佛这些与我们无关。
  与西方学者相较,整体而言,我们的眼界还不如他们,对科学的理解还不如他们。但当我们要做引领者的时候,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没有准备好,心理上还是希望别人领导,是很危险的。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自信:伟大的工作不是西方人的专利,我们同样可以做伟大的工作。
  在构建汉语中的科技语言体系、加强学术自尊和学术骨气方面,华罗庚、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堪称楷模。他们用汉语写的数学和力学的文章或著作,能很好地把其中的科学思想与汉语文化结合起来,读来感到其中的科学内容、思想与我们的文化毫无隔阂。他们有着强烈的文化自信、学术骨气和学术自尊,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认真向老一辈学习。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5日 01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