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3|回复: 2

散文来稿中的一些问题

发表于 2023-6-18 09:28: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创 朝潮 野草

作品的价值

一篇散文能不能采用,不单纯取决于事实,重点在于事实的亮点、发生的环境、它的存在性或形而上的判断和指向。比如写人物,要用准确的句子来塑造这个人物及其存在环境,用细节点亮形象,使其有人性某方面的共鸣;再高级一点,就是呈现生命个体的复杂性、宗教性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人物的“存在”之上写出人物的“存在性”。写事物的道理也差不多,最忌的就是生活表面的东西,句子写得再漂亮也没用。写物方面或许可以参考贾平凹先生的早期作品《丑石》,作为象征性(托物言理式)散文的一个典型例子。如果说鲁迅时期的散文是现代散文的1.0版,那《丑石》们便是2.0版。现阶段是哪个版本了呢?搞理论研究和评论的专家们没有具体指示,只知道杂志上到处是1.2、2.0、2.1的版本。百年前的波得莱尔、里尔克的散文放置于现在的中文杂志就是妥妥的3.0版了。

现代性散文重视的是“无形”,即精神上的感召,可能在时间性和假设性上面做些层次,于散淡中发现事物的存在性和价值认知。现代性散文的重点不一定在于语言上的个性或形式上搞点新花样(世上没有真正的新东西),重点在于精神的拓展、发现,以及灵魂能力的有效传达。努力让读者“看到”你,呈现你与读者灵魂上相通的波段。

有文本典型性的现代性散文太少,读者在杂志上看到的大多是口味统一(包括原味、记录式)的“乡村”“亲情”,或者是大众印象之下的事物,缺乏一位独立写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和追求。文学期刊和编辑,肯定有自身的局限、偏见甚至是可悲之处。写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取悦他们。写作者首先要“认识”自己和时代,然后才能开启精神新视窗。

句子的问题

先说一下句子的简洁。谈论“简洁”一词时,只能是相对来说;真正的简洁是不存在的(比如这半句话,简洁的样子应该是“真正的简洁不存在”,把多余的两个字去掉)。编辑所说的“简洁”通常是基于没有语病的相对完整的表达。句子的某些成分只可省略,不能拖泥带水、叠床架屋;能把句子写得绕来绕去又无语病也是一种本事。

来稿中喜欢用短句的作者不少,以短句冒充简洁。这类作者是有一定写作经验后对句子的一种轻薄,也有部分是以诗人身份转写散文。基本上,是把一个句子,硬生生地拆成,三四五截,读起来零碎,同时,这又不合语法(此为仿句。正常的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硬生生拆成三五截,读起来零碎又不合语法)。

再谈一点句子的逻辑和视觉。表述时的前后矛盾或错乱、视觉零乱等是来稿中常见的句子问题。叙述视觉的零乱就像电影镜头的远焦、近焦、特写的胡乱切换和晃动。碰到类似情况,如果文句自然、质朴,编辑可能会看在作品本身的价值上替作者调整、修补一下,面对写得相对艰涩或曲里拐弯的作品就无能为力了——这也是某些作者自以为写得极好又得不到编辑认可的一种原因。想写得有难度,还得把文句基础打扎实。

有些作者来稿时会附言:未经同意,不得删改。类似的话对编辑来说几乎没有意义。文化部发布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确实有这一条,编辑不能擅自删改作者的作品,只是后面还有一句:“但不包括对作品中事实、引文和语法错误的更正,对文字的润色以及其他编辑业务方面的技术性处理。”

有作者在看到样刊后发现自己有几句写得很得意的话被删掉了,会不服气。这多半可能是那些句子存在逻辑、叙述视觉、词语搭配或成语误用等方面的问题,编辑为保证句子流畅、没语病,只能删除。

抄袭和剽窃

《细则》的第十五条中称:“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但专题评论文章和古体诗词除外(写作者别学这种干硬的公文体,此处的“但”完全可以删去)。”譬如一篇两千字的散文,注明后引用别人的内容最多只能是两百字,否则属于抄袭。来稿中未注明就复制、粘贴网上资料自然也是抄袭,哪怕只抄一句。前些天邮箱里有位知名散文作家的来稿就明显有多处摘抄百度资料,连句子里面的链接都没清理;就算作者把抄来的内容格式化了,有些编辑也能从你的句子里闻到百度的气味。那类大众化、公文式、内容介绍性的文字,就算不是网上复制的也谈不上文学价值。

大概四年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过一个《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其中界定以下行为属于剽窃:成段使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表述,即便已引注,但对所使用文字不加引号,或者不改变字体,或者不使用特定的排列方式显示;多处使用某一或多个文献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表述,却只在其中一处或几处进行引注;对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增加一些词句(删减、拆分或重组、或者用类似词语对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文字表述进行同义替换一些内容)后,不加引注地使用。此处没有用引号,是概引,非完全原文。

网上有一些关于文学期刊上诗歌的所谓“抄袭”质疑,基本上可以指向是剽窃。剽窃和抄袭形式上有区别,不可混乱指认,尽管两者在《著作权法》中要承担的民事责任相同。

散文来稿中的问题很多,譬如古文底子差、学生腔调、数字的错误用法、重灾区的标点符号(小小标点最易出卖你的文品和能力)等。一言蔽之,就是语文基本功不扎实或很差。

写好散文是一个技术活,写多了反而会觉得越来越难,出品的频率也逐渐变慢,天才除外。写一篇像样的散文好比建一座房子:外形设计可以别出心裁,内部格局可以随心布置,门窗格局、房间大小、用料颜色、布线等也可以自由规划;地基、承重墙、质材、结构、铆钉等方面绝对要规范、稳固,松懈不得——

只是一个比喻。文学创作是非物质,它的工艺是无形的,影响力也是无形;无论外在或内质,虚空、苍白是叛徒,粗制滥造是它的敌人。

敬畏母语,尊重写作——作者、编者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18 09:33:31 | 查看全部
读之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18 12:06:58 | 查看全部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