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1|回复: 0

就业保护不能止于预警

发表于 2023-6-19 14:53: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包元凯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冲刺阶段,不少学生仍在为找到一份理想工作而努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期发布预警,提醒毕业生要注意求职陷阱,避开套路和骗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五六月份是毕业季,部分去向未定的毕业生会有一定心理压力,此时如果“病急乱求医”容易落入求职陷阱。不法分子利用的正是毕业生求职心切和社会经验不足等特征,才会屡屡得逞。可以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预警提醒及时且必要。

防范求职陷阱,首先要从毕业生自身做起。细看此次发布的预警可以发现,求职陷阱有的是诈骗老套路,比如,黑中介陷阱、兼职陷阱,这需要毕业生提高安全意识,尤其面对一些门槛较低而“待遇”不错的招聘,投递简历前应当认真了解目标岗位的市场薪资水平,同时做好自我评估;有的则是就业老问题,比如合同陷阱、试用期陷阱,这需要毕业生增强法律意识,增加就业方面的法律知识储备。此次预警也明确提示毕业生,劳动合同试用期约定不得超过6个月、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等法律常识。毕业生可以仔细阅读,认真掌握。此外,在求职时,务必脚踏实地,不走所谓的捷径,通过合法正当的信息渠道来掌握和了解招聘信息、投递简历。

求职陷阱有违市场秩序、社会公德,甚至触犯刑法,但铲除求职陷阱绝非一个部门的事,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和劳动仲裁部门等应强化协作,对违法行为及时处置,涉及犯罪的要及早侦破,防止更多求职者上当受骗。用工企业自身也要遵循经济规律,遵守法律法规,强化责任担当,共同打造真实可信、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