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力争到今年底,特色园区经济贡献度提高5个百分点,工业产值增长30%以上。
淄川区坚持“一区多园”发展模式,重点推进吉利汽车、齐鲁激光、生物医药等专业园区建设,打造一批产业承载优势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塔吊林立,车辆穿梭,工人各司其职争分夺秒……近日,在淄博工业自动化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地,迎着仲夏的骄阳,一曲热火朝天的施工建设“交响曲”正在鸣奏。
今年以来,淄博市淄川区开展产业园区提升攻坚行动,依托淄川经济开发区,坚持“一区多园”发展模式,重点推进吉利汽车、齐鲁激光、生物医药、工业自动化、雷帕得、云商智造等专业园区建设,打造一批产业承载优势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的集聚度和集约率。力争到今年底,特色园区经济贡献度提高5个百分点,工业产值增长30%以上。
园区建设快马加鞭
为了确保重大项目全面开工、顺利推进,淄川区严格落实挂包领导和项目专员制度,定期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
淄博工业自动化产业园项目以淄博市优质的工业基础和招商环境为推动力,将建成囊括伺服电机、车辆电机、工业机器人、智能设备、行星减速器等项目在内的工业自动化产业园区。通过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推动工业产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淄川区始终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产业发展的主战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紧紧围绕建立“431”现代产业体系,投资465亿元,集中打造了16个专业园区,主要涉及新装备、新材料、新医药、商贸物流电商和建材建陶建筑等产业。目前,已建设完成淄博建陶创新产业园、海尔新星物流产业园等8个产业园。2022年,这些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近30%。
共享理念推进产业聚集
“这台切割机马上要运往韩国,我们需要尽快完成试机。”6月9日12点半,位于淄川区齐鲁激光共享产业园7栋二楼的山东亿达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技术员李自胜吃完午饭来不及休息,便进行安装调试。
同一时间,在8栋二楼的共享加工中心,机器轰鸣。“目前,共享加工中心有8台专业机械,可以覆盖园区内企业90%以上的加工需求。”中心运营负责人山东镭泽智能科技副总经理车轶介绍,由政府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的共享加工中心,实现了让企业“轻资产”入驻,推进产业聚集,并且建立积分兑换制度,部分企业凭借积分可以免费使用中心的专业器械。
平台搭建撬动发展
2015年建设的中一先进制造产业城是淄川区第一家专业产业园,一期占地200亩,目前入驻了35家企业;二期占地100亩,将于今年9月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今年,依托二期项目,中一为更好服务园区企业,专门开辟1万平方米的企业服务中心,搭建技术、人才、电商、金融等平台,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并聘用专业的第三方运营机构,让园区形成品牌聚集、快速发展的生态空间,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孵化出更多行业内的领跑企业。
依托园区“聚”企业,依托企业“扩”园区。如今,淄川区通过高标准打造一批特色专业创新园区,推动传统产业从“碎片式”向“集群式”发展,让园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激活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园”动力。(侯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