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95|回复: 0

古玩行业的“金刚”

发表于 2011-6-15 16:14: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古玩是一种高深莫测的特种行业,它既有炒股的高度投机性,又不乏赌博般的浓烈刺激,涉足古玩圈的人很容易为古着色入迷,甚至于亢奋成瘾不能在自拔。故而,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流浪花子,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亦无论是有门路经营者还是无门路谋生者,无不对古玩怀着一颗强烈的好奇心,纷纷赤膊上阵,跃跃欲试。古玩花样游泳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愈演愈烈,经久不衰!
      
a贩  子
    所谓的古玩贩子就是那些下乡铲地皮的古玩发烧友。他们既缺乏生意资本,又没有过硬的鉴古辨今的识古眼力,只好怀揣着发财的梦想走街窜行、挨家挨户地寻古问宝。一般来讲,古玩贩子只要头脑灵活、腿脚勤快,坚持在民间刨根问底,“捡漏"的机会还是很多。须知,真正上档次的好古董除馆藏之外还有不知多少散落在民间。古玩贩子就是第一线的淘宝人,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接触好东西的机会自然就比较多。
    那些曾经风光一时的官宦贵族当年把玩的奇珍异宝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兴替被遗忘在民间破旧的床头楼角,而他们的子嗣因为家道中落疏于教养逐渐变得贫穷而愚昧,偶尔发现老祖宗留下的宝贝竟浑然不知,迫于生计,权当草芥卖给了古玩贩子。古玩贩子下乡往往花很少的钱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淘到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因此 ,第一线下乡铲地皮的营生尽管很辛苦,但老街古巷总有古玩贩子忙碌的穿梭身影,强烈的"捡漏"心理无时无刻都不在激励着他们永远不知疲倦地往前行!
b收藏家
    我这里所说的收藏家是指古玩圈内默认俗称意义上的收藏家,是那些有钱收藏而又不靠收藏维持生计的古玩爱好者。他们一般都有第三产业,搞收藏的主要目的是蔽富蓄财。这与通常泛指的收藏家的定义有很大不同。这些人非贵即富,要么是精通权术的政府公务员,要么是深谙钻营的商海弄潮儿,他们一个个把敛财的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轻而易举地搞到了成捆成捆的大把钞票。据说,有些收藏家拥有的财富不屑说他们自己今生今世挥霍不尽,甚至于他们的子孙十八代坐享其成也绰绰有余。堆积如山的钞票,放在家里既惦记贼偷又唯恐发霉,存入银行又担心露富引来麻烦,于是乎想到了一个保守又保值的蔽富蓄财的好办法--"炒古"。如此既省去了之前的诸多惶恐,又可以增值创收,甚至还可以附庸风雅,此三全其美之好事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何乐而不为?!
    干古玩这一行不怕你钱多,有多少钱都可以派上用场。手边钱少捉襟见肘的可以下第一线去铲地皮,家里钱多富得发紫的可以坐庄囤积。且不表很多古董其实是无定价的稀世珍宝,单拿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的破罐子买给你就要割掉你几个亿!再说,诸如此类身价天文数字的老古董世间还有多少又有谁能道得清说得明?你还愁睡在铺下终日为之梦魇的"身外之物"搬不完吗?
    对于上述收藏家,古玩圈的人彼此心照不宣,他们多半是有钱而不识货的主。他们买古玩经常会"驮杀"---就是冤枉花高价。但花一点冤枉钱好像亦无关大体---只要不买到赝品---哪怕是高出市面百分之几十的价钱。反正收藏家不缺钱,所买的东西不至于急着出手,而时过一年半载古玩的行情或许要翻上几番甚至于更多也未可知。所以收藏的的确确实是有钱人蔽富蓄财的好办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入收藏大军的有钱人势必越来越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