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9|回复: 0

屈子雅韵融入寻常百姓家

发表于 2023-6-26 19:14: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线讲述】
屈子雅韵融入寻常百姓家
讲述人:湖北宜昌市秭归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 李西海
  秭归是屈原故里,地名得来也与屈原有关。《水经注》记载:“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秭归”,“秭”由“姊”演变而来。秭归父老,都会吟几行屈原诗句,对他的故事熟稔于心。
  近年来,国家支持文物博物馆单位依托馆藏资源开发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于是,我们也开始思考,如何让屈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经过多轮讨论和修改,我们联合打造出屈大夫、舟小龙、橙小秭、粽小归四个IP形象,蕴含了秭归、屈原、龙舟、脐橙、粽子等地域标识,然后参考国内外成功案例,生产了一批IP形象毛绒公仔,推动屈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
  后来,文旅系统一些单位也加入进来,设计生产出摆件、冰箱贴、扇子、雪糕、鼠标垫等众多文创产品,受到广泛好评。我们还依托屈原诗歌,设计生产了屈原祠图章、《天问》茶叶罐、《离骚》书灯等特色文创产品。
  5月18日,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湖北主会场活动上,我们和县属国有公司合作推出的产品“印象秭归·蕙质兰心”被评为2023年度湖北省博物馆、纪念馆十佳推介文创产品,它包括艾香、镇纸、香包、毛笔等物品,充分展现了屈原“以兰为友”的高洁品行。
  这个端午节,我们的文创产品再次走俏。就让我们用一件件充满巧思的物件,遥寄对屈原的思念与敬慕。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禹爱华、龙军、赵嘉伟、李晓、张锐、万玛加、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胥扬、丰瑶)
  《光明日报》(2023年06月26日 07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