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回复: 0

别迷信“人工智能填志愿”

发表于 2023-7-1 19:22: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别迷信“人工智能填志愿”

眼下正是高考考生填报志愿的时段,不少网络平台推出“人工智能、AI填报”等新型工具,考生只要输入分数,就能一键自动生成志愿表。因为省时省心,再加上如今的“AI热”,这类工具确实吸引到一部分考生和家长。不过,“人工智能填志愿”真的像其声称的那么“高科技”,那么靠谱好使吗?

其实,网上大多所谓的“人工智能填志愿”,只不过是利用爬虫技术,收集教育领域相关信息,进而生成“志愿填报”的一类咨询产品。其依据的是近几年全国高等学校录取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对比考生的分数,分析出某些高校的录取概率。这当然比人工查阅和计算来得更方便,也更准确。但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往往有“大小年”的说法,会因报考人数的增减而导致分数线产生波动;同一类型的高校则有可能因为学科的相近,出现“此起彼伏”的现象;还有的专业由于经济社会的变化造成“冷热不均”,例如去年的建筑专业就曾遭遇“滑铁卢”,许多名校都被迫降分录取。对于这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即使是再高超的人工智能也无可奈何。

人工智能毕竟只是由人设计的一种算法,它可以按照数据分析给出某种概率的大小,但并不能涵盖所有可能,更无法预测出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所以一旦轻信盲从,很有可能一不小心掉到坑里。更何况填报志愿是个性化选择,任何机器或人工智能都不可能包办代替,诸如考生和家长对于某个城市的偏爱、对某所学校的特殊感情,或者是对于某一个专业的固有情结等,这些主观意愿都只能由个人来实现,而不能被大数据、人工智能牵着鼻子走。

“人工智能填志愿”,最多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千万不可盲从。(胡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