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回复: 0

“村超”出圈,打好民俗文旅牌

发表于 2023-7-4 15:33: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村超”出圈,打好民俗文旅牌

在贵州榕江,一项被网友称为“村超”的足球赛事,火遍了全网、火出了国门,演绎成了“现象级”的乡村嘉年华。小小村超,每周“超级星期六”赛场都有四五万观众,截至月底,全网浏览量已达200多亿。(7月3日新华社)

随手打开社交媒体,不难发现,“村”字打头的文体赛事已成一种“现象级”的社会景观。自榕江村超赛开幕以来,每逢比赛开踢,十里八乡的人就挤满看台,全国各地大批游客也跟着蜂拥而至。事实证明,这项发轫于民间的业余足球赛事,确实让当地旅游业收到了一波不小的流量红利。有数据显示,今年5月,榕江县接待游客107.37万人次,同比增长39.7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41亿元,同比增长52.08%。

为何又是“村”字号赛事?为何又是贵州?作为一项不折不扣的草根赛事,村超之所以能够获得满堂喝彩,得以借此“引客来”,靠的不只是竞技体育散发的魅力,最根本还在于它扎根乡土、立足民俗。与“村BA”相似,村超流淌的是“本地血液”,主打的是“接地气”。绿茵场上既有激烈的竞技对抗,也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一头是足球的盛宴,一群草根球员频频踢出世界级进球,彰显出纯粹体育的非凡魅力;一头是文化的华筵,芦笙舞、侗族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串联着榕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把握了大众足球与民俗文化交汇碰撞的优势,走出了一条保持纯粹、土味的创新之路,村超旅游火爆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当然,火起来是一码事,村超效应可否持续、能否真正“留住客”又是另一码事。从文旅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保持发展活力,还需牵引出更多历史味、文化味,打造更加立体、饱满的文旅形象。一则,要继续挖掘本地文化底蕴,利用好那些具有区域独特性的文化资本,更完整地展示当地民俗文化生活的丰富性。二则,将短期流量真正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的能量,还有赖于软硬件相互配合,做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创造更为丰富的出行体验。

好风凭借力。毋庸置疑,村超已经成为榕江文旅发展的一张新名片。对其他地方而言,如何更好地发挥乡村特色活动的辐射作用,以文化为媒、以特色富民,激活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活力,仍是一篇值得思索的大文章。(付迎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