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回复: 0

用家门口产业带来家门口就业

发表于 2023-7-4 15:43: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用家门口产业带来家门口就业

走进潜江后湖莫岭村的全国小龙虾交易中心(亦称“中国虾谷”),村民们紧张忙碌,却笑靥如花,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虾谷主要有七大核心业务版块,相互依存、融合发展。记者来到分拣中心,眼疾手快的“虾嫂”正在左右开弓,将不同品级的小龙虾区分开来。30克以上算大青,20克左右算中青,15克左右算小青,似乎只要1秒,不同规格的小龙虾就被分到不同的货筐中。“培训了一个星期左右,就练出这么快的速度了。”一位虾嫂淡定地说。

在物流中心,“虾伯”们正在把分好的小龙虾打包装车,整个流程规范有序,以最快速度发往全国各地。一位村民笑着说:“一家人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挣的不比在外打工少。”

村民的笑容,折射出两层意思。一是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不用再离家打工顾不上孩子;二是工作环境不错,收入也不错。笑容映照的幸福感,侧面见证了当地特色产业的红火。作为全省十大农业产业链之一的小龙虾产业,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变分散经营为集约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壮大。在龙虾交易、苗种繁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教育培训等领域,实现农业“接二连三”,稳链、延链、补链、强链,最终就业岗位越来越多,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越来越广。据了解,莫岭的小龙虾交易流通量排名全国同行业第一,入驻虾谷的商户有660家,2022年交易量22.8万吨,交易额是110个亿,直接带动20000余人就业,10万余人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要以业为基,才有持续的生命力。柳州的螺蛳粉,大同的小黄花,茂名的小荔枝,青海的藏毯……小特产连接大账本,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资源禀赋,不同的优势条件,找准自身特色之“业”,不断放大优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高效运转的融合机制。这个“业”,可以是从先天优势中延伸的,也可以是从无到有中生发的,关键在于贴合市场需求、科学推动发展。从虾谷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只有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育更多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才会产业强、活力足。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同题共答中,不同地方交出不同答卷,而农民脸上的笑容就是最好的评分标准。(程曼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