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5|回复: 0

带领更多团场职工过上好日子

发表于 2023-7-5 21:59: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线讲述】 
带领更多团场职工过上好日子
讲述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团十三连职工寇晓燕
  农业是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的重要经济支柱。如今,走进十团万亩戈壁农业示范区,一座座设施大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通过充分发挥阿拉尔北市区、后花园的城郊优势,围绕“一团一品”品牌建设,十团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精心打造阿拉尔市的“菜篮子”,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的个人经历,也是这一进程中的小小浪花。我的父母是上海支边青年。作为“兵二代”,我离不开养育我的家乡,也希望能为家乡做些什么。2001年,团场着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和丈夫徐云义主动承包了12亩香梨园。几年后,林果园年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积累了人生第一笔财富。那时,我便认定,是党的好政策让我有了更好的生活,而我则不能忘本,不能忘了自己肩上的责任。2013年我们承包了36座温室大棚,与32名妇女创办阿拉市锦绣家园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年产蔬菜350余吨。成立销售部,开办2家有机蔬菜超市,坚持平价供应阿拉尔市及周边团场。
  作为党员,我积极配合连队党支部针对职工每户情况进行分类,创新实行“合作社+党员包干制”,即连队每名党员利用专业合作社负责帮扶2名职工。通过这种方式,先后吸纳就业困难人员60多人,通过宣读涉农政策、传递市场信息、传授农业技术、实施产业转型,达到了人均增收4万余元。不仅如此,我还“盘算”起了特色旅游业,投资建设90亩的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引进巴马香猪进行特色养殖;利用团场未利用地引进了黄沙基质栽培技术种植草莓和蔬菜……
  回想起这些年的经历,正是团场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亩产出率为出发点,以增加职工收入为落脚点,鼓励能人志士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才能实现亩产值突破10万元,远超传统产业。如今,十团上万亩设施大棚林立,相继成立的阿拉尔锦禾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阿拉尔市十间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阿拉尔绿生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阿拉尔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十团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为十团职工增收致富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今年,十团10连、18连、21连等单位也开始建设大棚,用于特色种植,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已成为十团对外推介的一张亮丽名片。
  致富不忘本。合作社目前正向着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迈进,高效设施农业正在带领群众们走上致富路。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回报党的恩情。去年,我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并参加了盛会,我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的心愿就是带领更多人共同致富,让日子越过越好,我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我还通过“百企助百连”活动,与13连、21连等单位达成结对帮扶协议,帮助有意向走上增收致富路的人们,在设施农业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尽我所能为十团设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光明日报记者赵明昊、李慧,光明日报通讯员马万宝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05日 05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