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回复: 0

李玟离世,愿抑郁之痛被看见

发表于 2023-7-7 14:50: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李玟离世,愿抑郁之痛被看见

人间少了一个魅力四射的舞台王者,天上多了一颗至真至纯的璀璨星辰。7月5日晚,歌手李玟的家人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李玟于7月2日在家中轻生,送医后一直昏迷,最终于7月5日离世。

看见消息的第一眼,“难以相信”是很多人下意识的反应。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一时间挤满了不解、惊讶、怀念的声音。

在人们的印象里,李玟的积极乐观、努力向上、温暖美好是那么生动且立体。她是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歌手,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李玟在舞台上总是充满活力,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独自承受病痛时,她依然用“万里长城永不倒”给自己和粉丝鼓劲。然而她却饱受抑郁症折磨长达数年,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

又是抑郁症,夺走了一条鲜活的生命。近年来,因抑郁症而酿成的悲剧屡屡让人叹惋。很多人也许认为抑郁症离自己很远,受情绪困扰的只是少数人,实则不然。2019年,《柳叶刀·精神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女性患病率为男性的两倍,大多数抑郁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简言之,抑郁症困扰着全球数亿人口,绝非一些人认为的“小众”问题。

“凶险”的疾病不断把患者“拖下水”,与此同时,很多人对抑郁症的错误认知和漠然态度却在无形中又“推”了患者一把。首先要认清的是,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关乎基因遗传,关乎心态性格,更与个体的社会经历、人生挫折息息相关。这不是他们主动走入的“避风港”,而是被动卷入的“泥潭”。然而当一些抑郁症患者发出求救信号时,总有人觉得“是无病呻吟”“矫情”“是不是想太多了”“你就是闲的”……这些指责、说教不仅无法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消极情绪,反而让他们背负更为沉重的精神压力。

面对越来越多的“情绪感冒”者,我们要做的是多点理解、少点误解,多点重视、少点忽视。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倾听与陪伴是一剂“良药”。很多患者像李玟一样,习惯于把笑容带给世界,把痛苦留给自己。这个时候,耐心的倾听、长久的陪伴,正是深陷情绪漩涡的人最为需要的。

“我们在感受温暖时,没想过太阳会落山”。李玟虽然离开了,但世界会记着她的余温。除此之外,多理解关心抑郁症患者,多拉住一些情绪“落水者”,也就不负那个说着“如果可以帮到别人我永远会去帮”的、发着光的李玟。(刘晓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