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7|回复: 1

新闻调查丨揭露福岛核废水真相!各国专家这样说

发表于 2023-7-9 05:18: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闻调查丨揭露福岛核废水真相!各国专家这样说→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强烈地震所引发的特大海啸,淹没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导致电源中断,冷却系统瘫痪,一号、三号、四号机组,三个核反应堆相继发生堆芯熔毁。为冷却反应堆,从3月12日正式开始向原子炉内注入海水。由此产生的核污染水,至今已积存到了130万吨之多,每天还在持续增加。
  2023年6月12日,福岛第一核电站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开始核污染水排海相关设备的试运行。如何处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所产生的污染水,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计划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入海洋。
  2023年7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日本举行记者见面会,公布了其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项目的审查结论,报告认为,日本在福岛将处理水排海的计划符合国际安全标准。7月7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当天向东京电力公司发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设施验收合格证。
  反应堆里的水到底被污染了哪些核素?它对人类和海洋生物会造成多大危害?污染水里的核物质到底能不能被彻底清除呢?
  为了寻找答案,我们走访了数位相关专家、大学教授及媒体人士,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的代表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小出裕章,今年73岁,退休前是日本京都大学核反应堆实验所助教。
  记者:实验室排出的废水,正常运行的核电站的工业废水,和福岛第一核电站经过多核素去除装置处理的核污染水,这三者有什么区别?
  小出裕章:在正常运行的核电站中产生的核裂变产物,也就是日本人称为“死亡灰烬”的东西,被封闭在燃料棒或燃料板的内部,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进入水中。但在福岛核事故中,所有本应被封闭在燃料棒中的放射性物质都暴露在外。燃料棒本身已经熔化,而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不断渗入水中,形成了污染水。
  天野光,国立日本原子力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员,是著名的环境放射能专家。
  记者: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和一般核电站排放的工业废水有什么不同?
  天野光:一般核电站的话,排出的废水主要是含有氚,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核燃料熔毁,产生了核燃料残渣。燃料残渣中含有1000多种核素,地下水及雨水与这上千种核素接触后才形成了核污染水,这与一般核电站的废水是根本不同的。
  肖恩·伯尼是英国资深的核环境专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监测日本各大核电站的环境安全指标,他曾在福岛等地工作了近30年。福岛核事故后,他多次到访福岛灾区,持续关注核事故的善后工作。
  记者:东京电力公司一直在引用各国排放核废水的数据,想说明他们排海的方式是符合国际惯例的。您认为福岛核污染水和其他国家的核电站废水一样吗?
  肖恩·伯尼:可以断言不是,完全不一样。因为福岛核污染水是与熔毁的核燃料接触过的水,那是反应堆内的核燃料。这可不是正常核电站运行状况。日本政府简单地将两者相提并论,这是不坦诚的,是不正确的。
  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特大核事故发生一年之后,2012年3月,东京电力公司首次对核污染水中所含放射性物质的成分与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浓度超标的核素有64种之多。
  小出裕章:在所有的放射性物质中,我认为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一种叫做铯137的放射性物质。氚所释放的放射性能量是18.6千电子伏。换句话说,它比生命体的分子键的能量大一千或一万倍。当然,其他放射性物质能量还要更大。碳14应该是850千电子伏,而铯137,它释放的是伽马射线,有661千电子伏。所以我认为可以说,碳14比氚和铯137更危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9 05:18:58 | 查看全部
小出裕章: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投入使用太仓促,不严谨,所以很遗憾,它不能有效清除放射性物质。比如说锶90这种放射性物质,比国家标准高100倍,还是高度污染的。
  记者:经过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第一轮处理以后,仍有70%左右的核污染水不能达标。这是为什么?
  肖恩·伯尼:这是技术问题,要处理这么大量的水,如果操作得太快,过滤放射性物质的过滤器就很可能会被阻塞,导致去除放射性物质的效率降低。
  从这次所谓的“70%事件”以后,东京电力公司在官网上,把经过多核素去除装置的水,从原来的“氚水”改称为“处理水”。
  记者:这两个名称有什么区别?
  竹内淳:是东京电力公司将其命名为“氚水”,而我们因为这种说法有误导性,没有使用“氚水”这个词。当然水里含有氚以外的其他元素,因此我们政府方面也使用“处理水”这个词。
  木野龙逸:我觉得是在玩文字游戏。说是处理过的水,这意思倒是也没有错,但是说成“处理水”,就好像表示里面不含有任何污染物。
  小出裕章: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试图用“处理水”这样的字眼来欺骗我们,这是在开玩笑。是彻头彻尾的放射性污染水。如果不是放射性水,那为什么东电说水罐里储存的水要用海水稀释后排放?如果是处理好的水,就没有必要稀释了吧。
  多核素去除装置的第一轮过滤效果,可以说是以失败告终了。于是,东京电力公司又购入了两台据说精度更高的处理设备,准备对剩下不达标的70%的核污染水进行二次处理。那么第二次处理的效果又会怎么样呢?
  竹内淳:剩下的70%经过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二次处理进行去除。是否真的去除了,会在排海前对全部核素仔细进行确认。会测定水中存在的核素,检查有没有超标的情况。
  记者:有专家表示,即使进行二次处理,也不能去除所有的放射性物质。
  竹内淳:据我了解,70%(不合规)的原因并不是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未能发挥性能,而是出现了故障或者有优先处理的问题,只要确保使用方法正确,是可以保证它的性能的。在无故障的状态下,则可以实现充分处理。
  记者:二次处理,也就是通过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处理第二次,就能解决问题吗?
  小出裕章:辐射量太大了,为了处理污染水,已经出现了机器发生故障、需要修理,工人们受到辐射等等很多问题。所以我认为会很困难。
  在社会公众的质疑和关注中,2020年9月,东京电力公司开始了对储水罐内不达标的70%的核污染水进行二次处理的试验。这次试验选择的样本量是1000个储罐中的2个罐,共2000吨核污染水。
  小出裕章:人们担心的是,2000吨是否太少了。我认为这确实是个问题。如果将1000个储水罐全部进行二次处理,那大多数人可能会更容易接受。但是那样的话技术、费用和时间上都很难实现。
  经过一个月的净化处理,2020年10月,东京电力公司公布了这2000吨核污染水的二次处理结果,宣称基本达到了饮用水标准。从此,这2000吨水也就成了展示给各监测机构的样板水。
  肖恩·伯尼:有2000立方米进行了二次处理,他们说成功了。但这还不到需要处理的水总量的0.21%,而且可能需要不止一次处理,而是很多次反复处理,但他们没解释,日本政府、国际原子能机构没有人解释具体过程。
  肖恩·伯尼:因此,排放量将低于监管标准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环境会受到保护。这只是意味着低于监管标准,这些监管标准本身就是问题所在,它允许放射性物质被排放到环境中。
  天野光:日本的法律是所谓的浓度规定。所以如果稀释至低于标准排放,就不会有问题,所以日本有很多污染物排放都是基于这种浓度标准,并没有总量限制。
  记者:有资料显示,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处理水的检测结果里不含碳14的信息。
  竹内淳:我们曾询问东电是否包括碳14。放射性物质的测定有个“还原值”,指要达到某个量才能检测到。结果是没有测出“还原值”以上的值,因此碳14没有被作为清除对象。
  专家指出,东电对于核污染水处理结果的检测仅包含放射性核素,而对人体而言有化学毒性的其他元素并不在检测范围内。这使“处理水”的检测结果显得更加不可信。
  王殳凹:我特别想提到的是锕系的核素,针对锕系核素我们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第一它的毒性非常高,不光是它的放射性毒性,还有它的化学毒性,一旦排到海洋里面,它对整个海洋生态安全的影响,它可能比刚刚那几个核素甚至要更大。
  记者:对量小就可以排放这种说法,怎么看呢?
  天野光: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排放会持续30年、40年、50年。不管排放的量有多小,放射性物质都会在海床和海底积累,因为海洋里有各种生物,它们会在这些生物身上积累。
  多核素去除装置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除了它本身的技术性能以外,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多核素去除装置的运营和操作。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包括东电自己也承认第一轮多核素去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多与操作与运营有关。
  那么,在未来的30年、40年当中,东京电力公司的运营管理能不能让社会公众放心呢?
  木野龙逸:性能再好,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出问题。我更担忧的是使用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的东电本身的技术水平,而不是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本身。
  记者:你对东电的检测维护能力有疑问吗?
  木野龙逸:是的,我对东电的能力持怀疑态度。
  记者:为什么?
  木野龙逸: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中有许多部件需要维护和检查,其中之一就是过滤器。当时过滤器的维护周期没有确定,用了几年后,有一次东电对设备进行检查,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几乎所有的过滤器都坏了。我问东电这是怎么回事?东电解释说坏了就换。本来应该在它发生故障之前决定定期维护的周期,坏掉之前进行更换的。发现坏的才修——他们说这样的检修方式没有问题。
  记者:如果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里面,比如过滤器故障或其他问题,能马上发现吗?
  天野光:我觉得无法马上发现,因为处理后的水储存在储水罐中,必须检测储水罐中的放射性指标,才能判断是否处理好了。立刻发现问题是很难的。
  小山良太:东电出了事故之后,又出现了各种问题,所以大家对他们的信任度相当低。周边地区居民也因此很担心,所以我认为未来最重要的事情是他们能否保证(不失误)这一点。
  竹内淳:我们委员会是不允许他们那样排放的。确认低于浓度标准后才可以排放,我们在审查中强调了这些标准,东京电力是遵循这些来进行处理的。
  天野光:事实上,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还存在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刚才说的过滤装置。当然,过滤装置能去除放射物质是好事,但现在问题是几乎没有空间来储存使用过的过滤装置了。
  为了取得公众的信任,东京电力公司专门设立了“处理水门户网站”。网站对多核素去除装置和其他污染水处理相关信息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却并未将真正的问题和困难向外界公开。
  记者:东京电力公司今后如何把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的信息解释清楚?
  木野龙逸: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仅东京电力公司,还要允许第三方机构进入福岛第一核电站,以便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视角来验证。要建立这样一个体系。
  王殳凹:但是对于日本的核污染水的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它的监管是不公开不透明的。所以一旦这个核污染水排海,有多少非氚的这种放射性同位素排到海洋里面去,我们是不掌握这样的信息的。
  天野光:有些核素的半衰期非常长,所以我认为将来会产生累积,当然可能不是马上产生影响,这次核污染水排放不会马上产生影响,但将来污染一定会累积。
  肖恩·伯尼:我真的很担心福岛第一核电站,他就在太平洋沿岸。2011年的事故中,由于核燃料熔毁,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出来。目前没有解决办法,放射性物质仍然在与环境接触,也许他们今年就会开始排海,但距离真正解决福岛核事故相关问题还很远很远。
  太平洋,波澜壮阔,但它从来就没有像自己的名字那样太平过。灾害、战争、污染一直侵蚀着这个庞大而沉默的躯体。太平洋将如何承受和变化,与它共生的人和生态环境又将面临怎样的境遇呢?(央视新闻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