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离开部队的那一年我们感慨万千,信誓旦旦地许下诺言:无论世间怎样变化,都要隔上一两年聚一聚,用来怀念那些在部队的青葱岁月以及部队所给予我们的顽强与坚韧,还有那些祖国需要时所按耐不住的冲动;而后的许多年过去了,虽然我们都不曾忘记自己的初心,依旧时时珍藏着那一段岁月,但终究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即便是我一再的努力,再回到驻地时也已是多年以后了,站在门口,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我们一起在训练场上厮杀、一起在濛濛细雨下练军姿的情形,耳边又响起了那首我们当年传唱的歌: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后悔… …
做一名军人是我小时候念念不忘的梦想,也是那时候小伙伴们孜孜追求的目标,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让我对部队有了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为实现自己将来能做一名军人的目标,我特别爱看打鬼子的电影,还学着电影里的情节,用柳枝编了草帽,和小伙伴们在山坡上拼杀,留下了许多儿时的回忆,那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在那些逐渐成熟的记忆里,一名战士不仅可以保卫我们的家园,还是人民心目中最可爱的人,是受到所有人爱戴和尊敬的,能成为一名军人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自豪,一种精神,特别是当看到有的人家在门框上挂有光荣牌或是听曾当过兵的人讲起部队的情形时,心里总会升起一种羡慕,盼望着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名军人,这种潜移默化的意识成就了我对军人这个称谓最初了理解。
八十年代末期的时候我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武警战士,当我接到入伍通知书,知道自己要到上海服役的时候,那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我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梦寐以求的梦想,穿上橄榄绿军装,我在镜子前孤芳自赏了好半天,然后大摇大摆地在村子里招摇了一圈,收获了满满的艳羡;那一年我也正赶上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军队第二次授衔,当我在部队经过紧张的三个月新兵集训,当我把鲜红的军衔和领花佩戴在崭新的军装上的时候,心里油然升起一种按捺不住的自豪:我终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军人,我终于实现了儿时念念不忘的梦想, 那一份由衷的自豪感至今还记忆犹新,成了我人生中最美的开始;此后的日子里,我和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战友们一起,开始了丰富多彩的军旅生活,他们远的来自福建、北京,近的就来自本地上海,大家生活在一起,学习、训练、执勤,这让我第一次有了全国人民都是一个家庭的切实感受,在那段难忘的岁月里,我听懂甚至学会了不少全国各地的方言,我甚至能流利地说上几句上海话,我也了解和知道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各地风土人情,知道了即便是一种蔬菜,在全国各地也有不同的叫法,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学到了作为一名军人应有的顽强、坚韧、责任和担当,我不再是原来刚入伍时的那个柔柔弱弱的样子,而是成为了一名真正顶天立地的军人,一个有着强烈的国家意识、愿意为国家需要挺身而出、全身付出的军人,让我更懂得了作为一名军人存在的真正意义,这成了我一生的财富。我甚至爱屋及乌地爱上了匍匐前行时那一片朦朦烟雨。
到部队的第二年我所在的部队奉命到上海与安徽交界的太浦河抗洪, 虽然已是夏季的梅雨时节,但天气依旧有些凉凉的,大水漫过了原有的矮堤,使原来本来就湍急的河面变得更险,我们不敢怠慢,迅速投入到抗洪大军里,连续好几天,我们甚至没有时间吃饭,即便是晚上,我们依旧是轮流睡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当地的村民看我们辛苦,常会自发地送来饮用水和水果,有时候一觉醒来会发现帐篷门口悄悄的放着一筐的橘子,特别让人感动,那是我第一次理解了军民鱼水情的真正含义,村子里的人对部队表现出来的支持、理解与付出,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多年以后,每每回忆起当年太浦河抢险的情形时,仍旧充满了感动以及从心底里涌现的作为一名军人的自豪和责任。
也许是缘于一种心结,也许缘于自己当兵的经历,对于军旅的一切总有一种莫名的偏爱,看军队出场时的热血沸腾,看战争场景的激情澎湃,看军民共建的殷殷亲情,都深深地嵌进了心灵,风花雪月的浪漫情怀、云起云落的安宁坦然以及那些立在窗前听雨的平和静逸,它们都离不开一份保障,离不开在那些在远方坚守阵地军人的默默付出。
我常常为自己曾是一名军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我也常常念起那些和战友们一同走过的青春岁月,想起那一首常常萦绕在耳边的歌: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后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