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9|回复: 0

伏天,“夜行侠”巡守“长江之巅”

发表于 2023-7-14 12:55: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月12日,镇江夜晚,江风裹挟着湿气,闷热难耐。记者登上横卧在长江之上的世界首座千米级高铁悬索桥——五峰山长江大桥,走近淮安高铁基础设施段守桥人,体验感受他们的忙碌与辛劳。

零时许,五峰山大桥桥梁检查工区副工长吕财军带领10名守桥人,挎上工具包和水壶,戴上佩有头灯的安全帽,身着桔黄色工作服,“全副武装”徒步行至南引桥下行线,借助聚焦的头灯和手电光仔细检查桥梁反底面,巡检10多分钟,个个汗水流淌。吕财军说:“这项作业,主要是仔细查看桥底、接触网上是否挂有异物,防止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夏季,通江达海的镇江,多高温多台风多暴雨,铁路暑运客流量和列车密度加大,每天通过大桥的列车近150列,白天密集时段平均6分多钟就有一趟列车驶过大桥,守桥人巡检频次倍增,面临体力、耐力、能力的多重“烤”验。
1:36,被誉为“夜行侠”的守桥人,爬上距离江面50多米高的大桥支座巡检。记者看到,吕财军带领桥隧工牟晓宇,麻利地钻过桥墩台狭窄过道,攀爬防护检查梯,登至桥支座点位。躬腰、侧卧、探身、前行……他们飞檐走壁,姿势动作优美,钻进狭窄的空间里,用尺精细测量检查钢梁支座;用锤敲击检查高强度螺栓,防范出现支座位移转角超限,或出现高强度螺栓变形、松动、脱落隐患。
“铛铛……”牟晓宇边锤检、测量,边记录,汗水浸湿工装,紧紧“黏”在身上,他不时拽起袖口,擦拭脸上汗水。“在‘天窗’点内,我们需检查30个支座、240个螺栓。”吕财军连喝几口水后对记者说:“巡检作业,必须做到心到、眼到、腿到、手到,在敲、听、看、辨环节上,不能放过任何可疑点。”
2:10,记者在引桥与主桥连结位置,只见汗流浃背的扬州东综合维修车间高铁线路工符童、赵森,时而蹲、时而跪、时而趴在钢轨上,耐心细致地用尺测量温调器,检测钢梁与钢轨顶面高度差,同时在小本上做好记录,核准上报数据。“白天阳光烘烤,钢轨温度高达50摄氏度左右,我们对钢轨安全监测监控不能有丝毫松懈,‘天窗’点每人平均徒步巡查六七公里。坚持打持久战,单位为我们配备的防暑药品随身携带。”班长孟伟笑盈盈地打开身上的工具包向记者展示。温调器检测完毕,他们步伐不停,前去忙碌巡查桥上线路零配件保养整治作业。
全长6409米、贯通连镇铁路的五峰山长江大桥,是“国之重器”。守桥“特种兵”,以桥为“伴”,一夜无眠,汗水洒在“长江之巅”。凌晨3:30,浑身湿漉漉的守桥人,顺利完成巡检任务,返回工区。
4时许,东方露出晨曦,第一列DJ8012次动检车从大桥呼啸而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