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荣誉面前,党员理当谦让!
曾经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全国的各大媒体上,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对某些英雄人物、模范事迹进行报道的时候,其中有不少是对主人公在应得的荣誉面前谦让的高贵品质的大幅描写,于是乎,一个品德高尚、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人物形象在我们面前愈发清晰生动起来。共产党员就是应该在面前谦让,这既是党对党员基本的要求,也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表现。为此,2010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发表了《党员的争与让》文章,再一次对广大党员进行提醒及教育。
曾经觉的理所当然的事情,而现在大张旗鼓的进行讨论。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滑坡了,还是党员现在的处境太艰难了,确实值得鼓励与同情?对于一个党员来说,首先必须要求其思想道德素质高,谦让无疑是个褒义词,可以纳入思想道德这个范畴之内。作为一个党员,既然选择了党,就应该牢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多奉献,少回报,这正是党员优于普通群众,表现其不同最为突出的地方。在一个文明、民主的社会里,无论是那一项荣誉的评比,会综合各个候选人的各项评比条件及因素,其中个人的思想道德也占了相当大分值。在民主、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荣誉到底瓜落谁家,需要一个科学、合理、严格的评价选举制度下,而也只有在两个候选人在票数相接近(也可以理解为贡献差不多)的前提下,才有谦让的必要。我们不否认党员积极谦让的动机,但设想一下,如果党员比另一个候选人票数多太多的情况,在严格的评比制度面前,要达到树立标杆、鼓前拉后的效果,谦让也只能是一种姿态,并不能影响评选结果,而比分过大的谦让会让另一个侯选人有被施舍的感觉,从而让荣誉的光环蒙上阴影。而若是党员比另一个候选人票数少太多的情况,那就没有谦让的必要,本来就不是你的,再谦让也许只能沦落为一个作秀的工具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有在实力相当的时候,评比前谦让才能展现出党员应有的风采,是党员先进性具体表现。而作为无冕之王,就算是没有拿道荣誉,但是参加评选时的成绩、谦让品质让领导和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成为事后津津乐道,谈论学习的焦点,也真正让评比荣誉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其实,无论是在社会、国企、民企、跨国公司等里面,党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社会人,又是党员,在行政及管理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许多企业里评模、提干、破格录用中,拥有党员身份更是一个硬门槛。党员这两个字本来就是党员们一生中的荣誉,相比较普通人来说他们获得的荣誉的面相对要广,既可以参加一般人的如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安全生产标兵等荣誉的评比;又可以参加优秀党员、优秀红旗手、党员标兵等荣誉评选。从现实角度出发,老百姓心中有杆秤,付出终会有回报的。大凡平时干出成绩的,关键时候能谦让的,往往能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得到大家的尊敬与认可,而获得其他的荣誉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既是当前社会需要大力讴歌的宝贵精神品质,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行及宣传的重点。雷峰、焦裕禄、孔繁森、郭明义等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们身边不乏许多不是党员的班组职工却相互谦让的例子,这些连五岁的孔融尚知让梨的道理,难道我们党员同志还不明白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