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回复: 0

打击黄牛不能只靠“答题抢票”

发表于 2023-7-17 13:42: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打击黄牛不能只靠“答题抢票”

“手速拼不过,囊中也羞涩”,“演唱会经济”备受关注,却总是一票难求。长期以来,“黄牛”倒票行为令不少消费者深恶痛绝,提高花销的同时,也削弱了许多人的消费热情。

为了遏止“黄牛”倒票行为,演唱会筹备方和票务平台煞费苦心。近日开售的“林俊杰巡回演唱会”则是卖起了“粉丝票”——答对5道题目方可购票,否则账号会被冻结30秒,被网友戏称为“只有十年老粉才买得到”。这些题目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人机认证”,而是颇有难度,让路人观众望洋兴叹的同时,不少粉丝也被迫“挑灯夜战”。

“答题抢票”并非首次,最早被用于社交平台粉丝间相互赠票,近年来的多场演唱会曾试水这一做法以打击黄牛,其效果目前仍难断言。然而在二手平台上,已有账号公开售卖“内部题库”,把门槛变成了生意,又有报道称“黄牛”雇佣大学生背题来通过考核,更加重了不少购票者的焦虑情绪。单靠艺人呼吁和末端发力,作用着实有限。

设置门槛仍一票难求,根本原因在于“黄牛”通过控制渠道牟利。限量发售的门票无论价格高低,究其本质是一种兼具排他性和竞争性的资源,若不对二手交易渠道严格约束,其价格难免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包括“找人答题”“内部交易”“程序抢票”等方法在内,“黄牛”通过较低的成本控制批量拿票的渠道,以实现暂时性的“垄断”局面,再向散客抛售赚取暴利。形成规模后,单靠个体消费者难以与之对抗。

“黄牛”往往形成上下游团体,提前贩卖题库也好,招募人员答题也罢,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可获取利润,单纯靠“答题购票”加以限制,无法根治倒票的现象,反而促使部分“黄牛”绞尽脑汁铤而走险。一味提高购票门槛易割裂观众群体,可能迫使更多路人观众和答题失误的粉丝流入二手市场,最终为“黄牛”做了“嫁衣”,甚至出现“张嘴骂黄牛,闭嘴掏钱包”的怪异现象。号召消费者集体抵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借助执法力量和行政手段锁定关键个人,打击囤积居奇。

加价倒卖门票属于违法行为,打击黄牛不能只靠“答题抢票”。多地警方已协同相关部门和票务公司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涉及演唱会、旅游景点、大学参观等场景。近日,北京警方针对国家博物馆周边存在“黄牛”加价倒卖免费门票情况实施打击,通过技术手段从系统内部追溯倒票人员,此类手段也可借鉴。修补规则漏洞的同时,要通过常态化的监管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借助“强实名”逼迫囤票者退出,维护票务市场正常秩序。(默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