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将荣誉的“话语权”交给群众
荣誉,是光荣,更是鞭策;是动力,也是压力;无论是党员,还是普通群众,面对荣誉,内心都鲜有抵触,毕竟荣誉来自对工作成绩的肯定,轻言放弃,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也是对自身工作成绩的否定。
荣誉面前,不是党员该不该谦让的问题,而是群众如何评价的问题,如果成绩得到了群众认可,想不得荣誉都难。“百姓心中有杆秤”,我认为:荣誉的“话语权”还是要交给群众。
随着时代的变迁,党员已不是埋头苦干的代名词,他们的辛勤付出同样希望得到认可,而每一项荣誉都有其固有的评判标准,这个标准一旦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就会有失公允,而交给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才最具说服力。所以,标准放在那里,党员也好,职工群众也好,按照标准去干就好了,干的好,荣誉来时不用谦,干的不好,见到荣誉也不要抢。
很多企业每年七一前夕都会设立各种荣誉奖项,比如“优秀共产党员”,这是面向企业的所有共产党员进行评选的,而在众多共产党员中获得优秀的荣誉称号,显然,离不开群众的中肯评价。很多企业的优秀共产党员连年上榜,就是因为党员个人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的人说:“总评他们,为什么不给其他党员机会”,实际上机会是均等的,而这些党员最得群众认可,所以不评好似不公,连评更有连评的理由,党员受到这样的荣誉肯定,大可坦然受之。
除了优秀共产党员这样特定领域的荣誉评选,各类先进也都活跃着党员的身影,而在评选过程当中,职工群众的参与面也越来越广,这是进步,也让荣誉的桂冠更有真实的分量。企业中的党员,首先是一名企业职工,好的企业,应该引导员工,面对荣誉有争的劲头,而没有谦的退缩;有干的热情,而无浮躁的心态;正视荣誉才能珍惜荣誉,用实干争得员工的“话语”选票,这样的荣誉,不必谦让,会成为一辈子的光荣。
党员们,拿出实干精神,面对荣誉,不要再谦,无需再谦,群众的“话语权”将是对你们干出实绩,最大的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