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反方]荣誉面前 请找出谦让的理由
衡量一名党员对待荣誉的关键,要看党员的自身素质的高低。依笔者之言,党员也是有血有肉、七情六欲的职工,冠以“党员”的神圣称号,意味着党员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努力以模范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至于荣誉则会水到渠成,但是面对荣誉坚决不能谦让。
请您找出谦让的理由。党员是人不是神,身子也不是铁打的,如果让党员一味地奉献而不求索取,让党员成为企业的“样板”,让得到了荣誉还要无条件地谦让,这对党员来说有失偏颇,根本调动不了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说的很一点,就是漠视党员的非常理性错误做法。可是,眼下也有人说,中国乃礼仪之邦,谦让是一种可贵的品格,是党员的必备的素质修养,那么请问,荣誉代表着什么?荣誉是党员或职工的才能、成绩、本领、功劳的具体体现,如果党员把自身荣誉都谦让出去,在新时期里无疑是对党员荣誉的亵渎。“先进工作者”、“优秀员工”、“劳动模范”、“技术标兵”等荣誉,这样的荣誉党员能谦让吗?这显然不能谦让,谦让出去就是对自身能力的否定,否则自身有了成绩,还得不到应得的荣誉,莫名其妙地谦让出去,这样以来,党员的威信逐渐就会在职工中下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与其假惺惺的谦让,还不如踏踏实实的认真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和修养,逐步使职工看到党员是一面旗帜,一个堡垒,让党员成为广大职工学习的榜样呢!
有没有理由让党员歉然荣誉呢?笔者认为,党员对待荣誉,提高党员的素质修养,培养党员的奉献、创新意识更有必要,这才是班组以后必须要走的一段路,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暴风雨式的大力度提高党员的素质修养,固然很有必要,但是班组党员受文化程度的高低,不能一言以蔽之,但将自身荣誉无条件谦让,确是广大职工不愿意看到的倾向。我们要靠平时的慢慢渗透和管理,逐渐让党员看清自身的荣誉,明白作为一名党员,要默默奉献,冲锋在前,享受在后,但是在获得的荣誉面前,坚决不能谦让,更不能看淡获得的荣誉。其实,荣誉的概念,犹如如一名运动员历经磨难,通过艰苦的比赛获得的金牌一样重要。曾记得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通过电视多次看到,我国奥运健儿劈荆斩刺,顽强拼搏,勇夺金牌。在国旗升起的时候,运动员们默默注视着国旗,右手紧紧地按住胸口的金牌,伴着义勇军进行曲留下了而热泪。难道这样的金牌能歉然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是他们理应获得的荣誉。
没有理由让党员歉让荣誉,如果谦让荣誉,这不符合我国传统的逻辑和道德,时间一长,人们慢慢就会对党员产生了错误认识,党员谦让荣誉,也是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吗?这肯定不是,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看党员比职工多获得了多少荣誉?多做出了哪些奉献?多留了多少汗水,关键时刻能否冲锋在前享受在后,做职工的模范,而不是无缘无故的歉然荣誉。
初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