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9|回复: 0

从《红楼梦》看古人如何避暑消夏

发表于 2023-7-21 10:22: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申功晶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又到了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时刻,在没有空调、风扇的古代,古人是如何熬过这炎炎酷暑的?让我们走进《红楼梦》,看看贾府这个“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是如何避暑消夏的。

  首先是衣饰方面。《红楼梦》第三十六回,薛宝钗去怡红院探视宝玉,见宝玉屋里的大丫鬟袭人手里做的针线活,“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宝钗很是惊奇,因在古代,肚兜是女子和小孩贴身所穿衣物,而宝玉已是成年男子,显然不适合再穿肚兜。可穿着衣服睡觉太热,不穿又怕他“睡觉都不留神”踢了被子而受风染疾。于是,细心的袭人费尽心思做了个吸引眼球的“鲜亮”肚兜,“哄他戴上了”,这样,“便是夜里纵盖不严些儿,也就不怕了”。

  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贾宝玉上冯紫英家赴宴,与府上正在唱小旦的蒋玉菡一见钟情,两人私底下互换信物,蒋玉菡将系小衣儿的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下来递给宝玉道:“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细节之处尽显富贵,区区一条腰间消暑汗巾都是如此名贵的贡品。

  其次是消暑用具。宝玉挨打后,袭人被王夫人叫去上房回话,见“王夫人正坐在凉榻上,摇着芭蕉扇子”。有诗云:“赤日炎炎似火烧,公子王孙把扇摇”,在没有空调和电扇的古代,扇子绝对堪称“消暑神器”。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贵妃元春赐给弟弟宝玉的端午节礼物是“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在书中,贾府少爷小姐用的扇子不似乡下人使用的蒲扇那般粗大,而是袖珍小巧型,可藏于袖中,比如贾宝玉在冯紫英家初见戏子蒋玉菡,向袖中取出扇子,将一个玉扇坠解下来,递给琪官,道:“微物不堪,略表今日之谊。”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薛宝钗从潇湘馆回来“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

  再者是消暑饮品。在《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晴雯将鸳鸯送来的果子“都湃在那水晶缸里”,“湃”字的意思是冰镇,即将水果放在冰块中,等要吃的时候再取出来,“湃”过的瓜果吃起来冰凉爽透,消暑效果相当不错。不过,冰块在古代属于奢侈品,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存贮在冰窖里,只有豪门王室才有经济实力建造冰窖,因此,冰镇瓜果是古代达官贵族的特供独享之物。

  在《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贾宝玉挨了父亲一顿毒打后,“只嚷干渴, 要吃酸梅汤。”当年流行的夏日饮料酸梅汤,原系一款宫廷皇家御饮,也只有贾府这等公侯世家才有资格享用。

  在《红楼梦》第三十五回,薛姨妈来探望正在养伤的贾宝玉,王夫人问宝玉想吃什么。宝玉笑道:“也倒不想什么吃。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好些。”宝玉惦记的这款“小荷叶儿小莲蓬儿汤”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十分麻烦。做汤之前要先找出模具,管金银器皿的把四副汤模子送来,先揉捏面团儿,用模具印出各种面片儿,再用新鲜采摘的荷叶和现杀的鸡熬成汤。王熙凤说这道汤“是旧年备膳时留下的”。偌大个贾府,大概也只有众心捧月的贾宝玉要吃,才会兴师动众去做。

  其实,《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本身就是一处绝佳的避暑胜地,比如刚入园“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中”,“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的沁芳亭,“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的潇湘馆等,字里行间透着丝丝清凉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