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8|回复: 0

上海电车整流站实施智能化改造 降低一线工人劳动强度 时机成熟后计划推广

发表于 2023-7-24 09:39: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劳动报首席记者 胡玉荣

本报讯 上海高温警报再次拉响。在新会路上的电车整流站,值班员张嘉韦拿着PAD仔细检查着站内的开关柜、断路器等设备是否运营良好。

作为上海现代交通首个试点的智能化改造整流站,新会路站7月初启用以来,张嘉韦不用再像往年那样,在“桑拿房”里大汗淋漓,智能化改造后的全新空间,不仅减轻了他的工作强度、改善了环境,也让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升。

值班人员

工作强度明显下降

电车整流站对于电车运营来说,就像能量输送的“中转站”。输电通过整流站变换后,才能向电车触电网供电,确保无轨电车绿色安全运营。

五年前,张嘉韦调岗来到整流站,成为一名值班员,目前他负责着新会路和胶州路2个站点的日常巡视和维护任务。

“新会路站没有改造前,条件是比较艰苦的。”张嘉韦说,由于站内没有空调,冬天工作时要裹上厚厚的衣服,而到了夏天,必须另外带一套工作服,因为衣服很快就会湿透。

每天早上到了站点,张嘉韦要一一打开各种配电柜,仔细检查里面的元器件是否运营正常。所有设备检查完毕后,还要扫地、拖地,抹去柜子上的灰尘,“别小看打扫卫生这件小事,其实很重要,柜子积了灰尘影响散热,容易发生故障。”

对他来说,以往的夏天是最难熬的一个季节。室外30多℃,室内的温度比室外还要高,“站点没有空调,各种配电柜工作时又会散发热量,里面就是一个‘桑拿房’”,在这样闷热的环境下工作一个小时,工作服基本没有干的地方。

而今,智能化改造后的站点,不仅有了空调,日常工作中也不用再一一打开每个柜子进行巡视。“你看我手里的这个PAD,柜子里面的元器件是否运营正常,PAD上都有显示。柜子外面也有显示屏,也能看到元器件的‘一举一动’。工作环境和之前相比,天壤之别,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更让他暖心的是,此次改造,站点还专门设置了值班员休息室,桌椅齐全。

故障一目了然

提升供电保障效率

几公里外,现代交通保障指挥中心,值班人员通过大屏幕和PAD,也能洞悉新会站的一切,一旦出现异常,就可迅速派单,精准抢修。

“数据实时传输至指挥中心和运维抢修人员的手上。”现代交通供电保障指挥中心(信息管理部)副经理胡施政告诉记者,此次改造除了为职工创造更加友好的物理空间,减少劳动强度外,还可以大幅提升电车供电的保障水平。

据悉,改造后的新会路站,每台配电设施都安装有摄像头和传感器,柜子里的情况,远程可视可读。站内,还设置了两套巡检机器人,24小时工作,监测设备的运营情况,“我们还在每一层添置了扫地机器人,也可一定程度上减轻值班人员打扫卫生的工作量。”

作为运维抢修人员,王一磊对此次改造充满了期待。

王一磊表示,以前收到整流站抢修任务,只能根据经验、带着可能用得上的配件,前往抢修;但是到了现场,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只能再次开车返回仓库领取所需配件,来来回回耽误了抢修的效率。“虽然目前还没有遇到过新会站的抢修工单,但是我手里有PAD,如果站点发生故障,可以通过画面和数据,精确判断故障原因,准备就会更加充分,抢修也能精准高效。高温严寒天气下,少跑一次,对我们来说也是减轻劳动强度。”

摸索积累经验

扩大改造覆盖面

据悉,目前上海有30个电车整流站,承担着全市无轨电车的供电保障任务。

据现代交通相关负责人坦言,虽然目前的无轨电车脱离触电网也能运营,但是时间还是比较有限,只有最大程度保障供电设施的安全,发生故障第一时间抢修完毕,才能保障全市电车的顺利运营。

“下一步,我们将对新会路站的智能化改造进行评估和检测,摸索建立一套可复制的模式和标准。时机成熟后,计划推广到其他的整流站点,降低一线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该负责人表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