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回复: 0

在图谱中读懂文化遗产

发表于 2023-7-24 14:17: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在图谱中读懂文化遗产

与天马行空的创作不同,文化基因图谱要严格尊重历史与现实,其基本要求是容易识别、不被误读、美观大方

提到文化基因图谱,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但如果换个说法,文化遗产的图像、图案、图标,相信多数人就感到熟悉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创是重要载体,日益成为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标配。而文化基因图谱是文创开发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开发效率、统一设计标准。

文化基因图谱,是通过对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将具有文创价值的历史文化概念进行再创造,形成符合当代审美的图像、图案、图标等,最终建构出一套准确、完整、实用性强的视觉识别系统。通俗地说,我们的工作就是给历史文化遗产做“索引”,以便受众了解某地的历史文脉和文化知识。

与天马行空的创作不同,文化基因图谱要严格尊重历史与现实,其基本要求是容易识别、不被误读、美观大方。例如,在圆明园文化基因图谱项目研发中,我们通过古籍、古画、照片、前人研究成果等,努力再现圆明园曾经的模样,为圆明园构建全新的视觉形象设计策略体系,让人们能够简单明了地读懂圆明园。历时一年多,圆明园人物、建筑、花鸟、文物和名画5类图谱库基本建成。比如建筑图谱中,正觉寺、涵秋馆、鉴碧亭等线稿图简单明了,受众可以快速认识这些圆明园地标,还可以轻松区分出歇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古代的屋顶样式。

文化基因图谱既要符合规范,更要有美感,每一张图都是理性与感性结合的产物。比如圆明园文化基因图谱中,所有颜色均从清代宫廷画作中提取,还要充分考虑色彩面积、输出频次及色域包容性等因素。再如图中搭配的文字也是经过特别挑选,不仅古风十足,且字形端正,大部分人都能识读。在文化基因图谱的创作中,只有不断学习、反复推敲,在理解文化内涵后融会贯通,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表达方式。

文化基因图谱的开发与完善是一个长期性、开放性工程。随着社会审美及实践需求的不断演进,要对原有图谱不断补充,从而为历史文化的传播提供持续动力。目前,我们团队相继展开了圆明园、颐和园、北京大运河等多个文化基因图谱设计。在“文化+科技”的新文创背景下,我们希望和更多人一起,打造一座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图谱库,让每个人都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讲述中华文明的故事。

(张野,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人民日报记者丁雅诵采访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