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河南油田采油二厂第十九届职业技能竞赛中,井楼油矿稠油联合站职工徐伟杰奋勇拼搏、不负重望,一举夺取集输工“状元”。喜讯传来,刚回到站上上班的他俨然成了稠油联合站的“明星”。
面对荣誉和赞许,年仅28岁的他非常平静的说:“多学一点,多钻一些,熟能生巧嘛。”这就是徐伟杰,一个默默无闻,却又勇于进取的人。
竞赛场上,他爱拼敢争
今年5月底,在油矿进行的技能选拔赛中,正值联合站维检班刚刚成立。作为维检班班长的徐伟杰克服工作量饱满,工作强度大,天气炎热等不利因素,抽出时间学习和练兵,以油矿第二名的成绩拿到厂技术比赛的“准考证”。
路远担子重,山高路难行。但是,瘦削的徐伟杰身上却有一种潜在的超越精神,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不畏山高勇攀登,敢于伸手摘星辰。
在油矿接受集中培训的三天里,徐伟杰每天学习到午夜,早上4点多钟又要起来学习理论知识。集训虽然三天,但整个人瘦了一圈。强化集训结束,他走进技能竞赛赛场。强手云集,他镇静自若,心里记着“沉住气,不少打粮食” 这句老话儿,最终在20名参赛队员中取得第一名。
工作中,他勇于付出
徐伟杰在稠油联合站负责日常设备维检修工作。但是,维检班刚刚成立,面对任务繁忙,人员不足时,每当遇到问题,作为班长的他总是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在外输稀油换热器维检修时,他一连3天没有休息。每天,一上班他都要第一个穿上工作服,到现场布置检修任务;晚上,分析设备现状,查找存在隐患源,思考能否将其优化。在平时的工作中,他多次及时发现和处理了设备异常,确保各静设备运行正常。
冰冬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平日的点滴积累。而他总是谦虚地说是自己运气好,熟悉他的同事则说,好运气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成长路上,他勤学肯钻
当年从油田技校毕业的徐伟杰,尽管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真正走上操作岗位,看到稠联纵横交错的输油管线和各种叫不上名的设备,他发现在实践中自己的知识还太肤浅,于是《集输运行》、《计算机操作》《机械制图》等书籍成了他业余时间的好伙伴。每当遇到生产上不懂的问题,他总是顺着流程反复走着学,摸清情况查问题,直到满意地将问题解决。同时,他还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向老师傅们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他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技术,并迅速从一位普通工人成长为生产骨干。2009年,在他第一次参加河南油田技术比武取得第六名成绩后,暗下决心,来年一定拿个“状元”回来。今天,终于让大家看到:功夫不负有心人,枝繁叶茂秀于林!
载誉归来的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又马不停蹄工作在岗位上。他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企业提供的舞台,只有持续学习,提高技能水平,才能紧随企业发展的要求。”(谢玉文 肖 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