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浅谈人文关怀在和谐型班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裴贵虎 李 刚
摘 要:本文结合基层班组管理和谐型班组建设过程中对人文关怀的理念、运用并通过在和谐型班组建设中做法的实践,充分论述了人文关怀在和谐型班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断提升班组成员间的有效沟通,切实实现统一班组的目标、愿景,并为之开展各项工作,助推企业发展目标、愿景的实现。
关键词:人文关怀 和谐型班组 建设 作用
人文关怀是对人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人文关怀需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的主体。人文关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积极、主动的发展,而不是由外力强制的发展,是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或达到一定水平的发展;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特殊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是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表现在多方面、多层次对关心人的需要,不仅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不仅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着力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
在任何组织中班组是最基本的单元、团体、最基本的执行机构,如何发挥这一团体的作用,对企业发展愿景的执行,对企业生产力、创造力、执行力等方面的提升,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企业为能够有效发挥这一团体的作用,开展“六型班组”即学习型、创新型、环保型、安康型、效益型、和谐型的班组建设活动,切实发挥班组的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作为“六型班组”建设,和谐型班组是班组建设的目的,是班组建设的根本,是班组和谐文化建设的最佳平台。从字面理解和谐是“千人口,众人皆可言,意为千人一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意思”,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沟通,追求相同目标的意愿。人文关怀是正确处理班组与员工间,员工与员工间关系的重要渠道,班组员工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帮助能够促进提升班组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班组和谐文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纵观一个班组的构成就如同一个小的社会,班组成员的性格、脾气、对待事物的态度,乃至身体素质都对班组的各项工作有着影响作用。如何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和谐型班组建设中,不断满足班组成员物质、精神需求,以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求,就是和谐型班组建设的方向。笔者所在班组为产品加工运输中心装机班成员有38人,其中男员工33人,女员工5人,平均年龄42岁,大专以上学历2人,中技以上29人,初中学历7人,文化水平处于中下。班组年龄结构、受教育成绩、成员性格、追求、目标、需求呈现多样性,那么如何将群体中的个体凝聚在一起,并通过不断满足个体的需要,让这个群体拥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追求,从而发挥好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如何运用人文关怀促进和谐型班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基层和谐型班组建设工作中如何将人文关怀运用到和谐型班组的建设中的实践做法。
一、理清制度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在班组管理过程中制度是应该严格执行的,每个人都需要遵守规则,而在实际工作当中制度会与人文关怀产生矛盾,当员工出现违规行为时,原则上必须是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罚的,但如果员工受到处罚,其负面情绪和消极心理都可能影响到工作。及时有效的人文关怀,就有可能很好地化解员工受处罚后的沮丧心理和消极情绪,在严格落实制度的同时也要做到人性化地管理。因此,制度与人文关怀不是矛盾的,反而适度的人文关怀还能让制度的落地具有人性化的一面。
二、人文关怀的基础是基于对班组成员的掌握。在和谐型班组建设中,班组长必须了解班组员工的各项信息,而对班组员工信息了解的详细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到人文关怀的实施效果。要了解员工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日常喜好、性格、对待工作的态度,甚至要了解到对班组长的态度,针对不同的员工因人而异并选择沟通交流的方式。人文关怀有着一个明确的总方向,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放矢,在充分了解员工信息之后,就需要做到“婆婆的嘴”、“哥哥的样”、“妈妈的心”的人文关怀。“婆婆的嘴”,就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不厌其烦做好员工教育工作的耐心。重要的事要不厌其烦地强调,以笔者所在装机班班组人员结构情况为例,班组成员的文化层次,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年轻人对待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但是年纪大,学历较低的员工接受能力却相对较弱。所以,在日常工作安排和文件传达时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一件事情也许需要说几遍甚至十几遍才有可能让员工们彻底领会。同时,要以一个倾听者的身份倾听班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的反馈。
“哥哥的样”,就是要有身先士卒的精神,处处以身作则,事事率先垂范。笔者所在班组有一位全国装载机技能冠军,他从一名普通工人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省市级的装载机技能比武当中连续夺冠,最终走上了全国总冠军的领奖台,被评为云南省劳模和大国工匠。他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即使是一名普通工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前途也一样是光明的。在他的感染之下,班组也陆续涌现出了很多的装载机技术状元、技术能手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妈妈的心”,就是要像妈妈一样用那份真挚的爱心关怀体贴员工。笔者所在班组一名员工的妻子身患重病,班组长为了让这名员工有时间照顾好自己的妻子,主动分担起了这名员工的工作任务,在班组长的带领下班组成员纷纷向这名员工伸出了援助之手。诸如这样的例子在日常工作中还有很多,正是这样对同事的无私关怀,有困难时的雪中送炭,不求回报的工作氛围,拉近了同事之间的关系,更加凸显人文关怀。
三、人文关怀要有同理心并融入到班组建设。作为基层班组管理应该忧员工所忧,急员工所急,利于员工,更利于企业。要能够做到感同身受,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班组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对班组进行管理。在员工提出意见时,不能以固有的思维来考虑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亲身感受。一次笔者所在班组员工提出设备存在的缺陷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效率,甚至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有时会为了生产任务的完成,往往会延误处理设备缺陷的时间,生产安全大过天,身处基层,更是要对员工的身心健康充分考虑,及时上报问题,火速解决隐患,杜绝安全隐患,既是提高生产效率,也是确保安全。同时也使班组员工对班组的归属感,形成和谐的氛围。
四、人文关怀要有担当在和谐班组建设中的体现。这里所指的担当不是只局限于自己班组当中的担当,而是对企业和社会的一种责任担当。我们要把人文关怀融入到企业和社会当中,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去。我们班组的一名员工就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事业,2020年疫情爆发时他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不仅如此,在业余时间他还参与到地方公益之家的活动,他也在我们班组起到了带头作用,其他员工们也纷纷效仿,参与到了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当中去。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是和谐型班组建设工作中的调节剂,妥善利用,会愉悦员工心情,调节同事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并将体现在工作成效中。因此,在班组文化建设当中,利用好人文关怀,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对班组建设至关重要。同时过度的关怀也会带来很多局限性,诸如过度探查个人隐私,过度俱乐部型的组织文化导致的绩效考核的不重视以及企业资源浪费等问题,故而平衡点的定位也极为重要。以上为笔者在实践工作中人文关怀在和谐型班组中的做法、经验。不同班组因其核心文化价值理念不同,唯有根据实际情况建设独具特色,适合班组本身长远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达到班组建设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