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强调“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二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好转,既得益于经济恢复向好,也得益于各地政策到位,为稳定就业基本盘发挥了积极作用。
就业关系到每一个劳动者的权益,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青年人的“求职难”和部分行业“招工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也是因为如此,中央强调“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要求各地持续加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解决青年人的就业问题,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点之一。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增加,供给叠加就加剧了就业竞争压力。破解青年就业难题,是个复杂的社会工程。既需要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为青年挖掘更多岗位;也需要扩大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基层项目招聘规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政策支持;还需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培育多元的就业取向,不断提升青年工作经验。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国家未来。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就是要开动脑筋、整体统筹、给足政策、创新举措,不断向就业市场释放“红利”、投放“工具”,全力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同时,也可以针对高校毕业生等特殊就业群体,制定专门的就业援助或就业促进制度。
破解青年就业难题,既需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也需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对自身成长和职业世界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自我了解不够准确,或者缺乏职业规划,必然会影响择业和就业。就业的本质,就是“双向认知”的“双向奔赴”。树立理性的择业观,及时调整发展路径,相信广大毕业生能够以多元的就业形态,成就精彩人生。(李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