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回复: 0

“陪拍”流行,安全是前提

发表于 2023-8-1 14:36: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陪拍”流行,安全是前提

唐山客

“65元一小时,包妆造,探店费用和路费客户报销。”近日,陪拍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掀起热潮。平台化经营陪拍的公司应运而生,但入驻平台的审核环节形同虚设,暗藏风险。记者分别以陪拍者和用户两种身份注册,以用户预约时竟匹配到了自己注册的陪拍账号,不过标价竟比记者注册时的报价翻了一倍。(见7月28日《北京青年报》)

有人有游玩拍照的需求,有人有陪同拍照的时间、设备、技术、经验,双方一“拍”即合,一次陪拍服务的交易就达成了。

当前,多数陪拍发生于个人之间,这种服务与陪逛街、陪诊等性质一样,都是“陪伴经济”的一部分,满足了一些人的需求,也活跃了市场,增加了灵活就业机会。

当然,陪拍服务不都是“美颜”和“笑脸”,有时也会产生纠纷。比如,有的服务提供方为了吸引客户,会对拍摄设备、技术进行虚假、夸大宣传,客户发现其与宣传不符,进而产生权益纠纷;有的双方约定比较粗糙,容易发生“放鸽子”“不守时”等问题。更令人担心的是,陪拍服务多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其中的安全隐患值得警惕。

当然,面对这些问题和风险,没有必要因噎废食。对陪拍业态还是应该秉持包容的态度,采取建设性措施予以规范引导。比如,社交平台应加强对陪拍服务者和约拍者的身份、职业等信息的审核,可要求双方对相关的诚信、安全等义务作出承诺,对相关信息进行备案。监管部门应对居间平台或商家在陪拍服务营销过程中的虚假、夸大宣传行为加大治理力度,敦促居间平台或商家向客户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陪拍服务信息。约拍者与陪拍服务者在沟通预约过程中也有必要全面详细地约定具体事项,形成更完善的陪拍服务契约,对双方形成更明确有力的约束,从源头预防、化解服务纠纷。随着其发展,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还可考虑设计相关合同示范文本,供双方参考。

时下,“陪伴经济”给不少人带来了便利和美好,对其中的一些风险和问题,有关方面应认真研究,做好指引,对其后续的发展趋势等也要持续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