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读杨海蒂散文集《走在天地间》
黄明聪
游记作为一类散文体裁自古有之,明朝的《徐霞客游记》被视为中国古代游记的经典之作。其实,唐宋年代游记的写作水平已到了登封造极的地步,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永州八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以及苏轼的《石钟山记》等等。由此推及中国游记散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游记散文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时期佳作逸出,灿若星辰。它已从单纯的景物描写上升到寓抒情于景物的描写之中,这个时期涌现出无数名篇佳作,如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叶圣陶的《游了三个湖》,茅盾的《海南杂忆》,冰心的《樱花赞》,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翦伯赞的《内蒙访古》等等。
新时期的游记散文更迈上一个高度,它除了景物描写与抒情相结合之外,要么抚今追昔,要么蕴含哲理,这样既增加了游记的历史厚重,又丰富了游记的内涵。余秋雨的游记散文独树一帜,其作品《文化苦旅》高屋建瓴,文字充满哲理,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游记散文集。
眼前摆着一本书——《走在天地间》(作者:杨海蒂),是去年新冠疫情期间我从网上购得的一本散文集,我原本是购来阅读以打发那段沉闷的日子的,不想却被此书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反复阅读此书,发现该书有三大特点:
一是题材广泛却独辟蹊径。作者笔下的天地是如此的辽阔而多彩!其落笔之处有高原之上,雪山之下,西南丛林,西北旷野,大川名山,溪流古镇。写平原,也写高山,既写沙漠又写水乡,写深山,也写大海。作者几乎全方位写大自然触动心灵的那一刹,那一面,每写一景点或景色都挖掘得十分透彻,下笔行文又独辟蹊径。比如写哈尼梯田,作者取题为《尼阿多天梯》。文章一开头就交待哈尼梯田的所在位置,还有意渲染了哈尼梯田的险峻秀丽。这样的入题就使得文章自然流畅,浑然天成。接着又从不同角度去描写哈尼梯田的自然景色及其四季变化,但着重笔墨写春季:“固然四季如画,然而初春是探访哈尼梯田的最好时节,也是游客和摄影家从四面八方峰拥而至的时候。此时,梯田里一汪一汪的活水,闪烁着神秘的光芒,梯田间一级一级的田埂,集合成磅礴的曲线交响乐。云雾缭绕中,哈尼梯田扑朔迷离,如梦如幻,当阳光穿过云层照耀下来,哈尼梯田美轮美奂、如诗如画。”文章最后以概括性的文字结束,这样给人读后回味无穷、留有余香的感觉。像这样的文章,此书比比皆是。
二是想象丰富且纵横捭阖。记得一位文学大师曾说过,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扬州慢》就是这样一篇想象力极其丰富的作品,作者以大量的笔触来想象曾生活于或与这座文化古城有关的骚人墨客,他们留下历史的足迹和不朽的诗作,唐代的李白、杜牧、白居易、张若虚;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李清照、陆游;元明朝的睢景臣和汤显祖;清朝的吴敬梓和“扬州八怪”郑板桥等人士;现代有朱自清、郁达夫、汪曾祺等人。作者洋洋洒洒数千言,上至王侯将相,下及僧侣布衣,诗词典故,风土人情,拈手即来。这些文字虽跨越时空却也信马由缰,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犹如纵横捭阖的将领,挥洒自如。此外,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手法,在多篇文章都体现出来。
三是文笔优美兼意蕴隽永。综观全书,作者不仅展现旖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而且下笔行文,语言洗炼,文笔优美,带给作者的是一股赏心悦目的感觉。每篇都弥漫着诗情画意,有着诗的韵味,是诗性的散文。如作者在《登黄山记》中这样描写黄山:“啊,千岩万壑的黄山,高风峻骨的黄山,你真是太美了!难怪轩辕黄帝对你一见倾心(黄山因黄帝而得名),难怪你被誉为‘天下第一山’,难怪大画家刘海粟借用古诗词赞叹你‘岂有此理,莫名其妙,说也不信,到此方知’。你的奇美壮丽,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言而尽,我哪还敢用陈词滥调来描述你,只想尽量多拍些照片,把你的美尽情地摄入镜头,让你永远定格在我的相册中。”而《面朝大海》篇,作者是这样描写大海的:“终于,我见到大海。琼州海峡,天蓝如海,海蓝如天,曾经,解放军在此渡海铁流滚滚,而眼前,在灿烂阳光的映照下,她就像一匹闪闪发亮的蓝色锦缎。微风轻拂着海水,海水泛着层层粼光,海波与沙滩私语,海鸥在空中盘旋,海面百舸争流,渔民撒着网。天地间,万物祥和。”总之,作者行走天地间,妙笔描绘,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南朝文学家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