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0|回复: 0

笔底家园恰风华

发表于 2023-8-8 16:50: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读黄康俊散文《谢鞋古荔林情愫》
梁辉
  已出版30多部著作的著名作家黄康俊的散文《谢鞋古荔林情愫》(见2023年7月30日《湛江日报》百花版)深深吸引了我,那干净、清丽、柔美的文字似馥郁的繁花久久占据着心灵高地。作家以一种柔韧的方式,书写情深意长的家园,不绝如缕,切情动人,笔底家园恰风华。

  时间有时候是那么激情满怀。不经意间,偶然地打开一道门,让人触摸到那些清雅与芳华。客居羊城三十余年的作家黄康俊在偶遇家乡廉江的名山后,在回望家园与文化研究的探问中,竟然有了一如当头棒喝的惊讶与惊诧,有了穿越历史烟尘的敬重,得到发现的惊喜。作家以朴实、明丽的笔触叙述阔别家乡多年后而新亲近的一处胜地——谢鞋山的风物:“这是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这儿藏着一个古生态园,莽莽苍苍原始森林近80公顷,覆盖着内陆唯一最大连片古荔枝林群落,及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四百余种,虽越千百年严寒酷暑,却仍然春色满园,鲜活且野蛮生长。”“这一‘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荟萃天物”古生态园,竟然是那么意蕴悠长。

  在作家的笔下,古荔林、荒莽原始、苏东坡《夜烧松明火》、“元诗四大家”的范椁、明朝“三大才子”解缙、名贤杨钦《归山咏》、一方绿水青山,跃然为行云流水的文字。作家以科普作家美文及古诗词为引,由衷地赞誉名人古贤对作家家园热爱的人文情怀,将这些美文和古诗词中提到的万物生灵,从自然、环保以及生态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切入话题,并在对家园尽情书写中,将见闻、记忆、联想和感悟串联一起,构成了一种融史地与诗文于一体、熔叙事与抒情为一炉的娴熟文体,浑然一个亘古不变的“美好、珍贵和知足的家园”之梦,带着一抹缥缈的原乡情怀,以及一缕惹人遐思的“画外意趣”,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既被吸引,又被感染。

  散文是一种审美的艺术,审美性是散文的基本属性。作家黄康俊具有十分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对散文创作艺术理解透彻。说到本文,我欣赏的,一是它抒写的角度既具体实在,又宽阔邈远。借着“我”的见闻,以心理活动的方法展开联想挖掘,从细节描摹入手,苦心打磨,使之能以饱满的情感精神世界,凝练的笔触,放飞的思想,意境深远的勾描。

  二是思想性与艺术兼备。文学向来肩负反映时代的使命,其精品必引发读者深刻的理性思考,并为后来的人们追溯时代风貌提供细微洞察的样本。就《谢鞋古荔林情愫》而言,作家的高明之处在于从自身经验中、在生活暗示里捕捉到那些为人们不易察觉的悟性:“……终于完好遗存一方绿水青山,养育出这一宝贵的传世生态文明,也为人类世界贡献了一幅珍贵的生存与发展样本!”此言一出,使主题贴近时代而得以推进与升华,接着便是抒情与叙述,作家得到了书写的快感,而这种浓烈的情愫,便是对家园的深深眷恋。作家用独到的观察视角,使其叙述姿态横生、抑扬顿挫、文采斐然、妙语连珠。先说:“便可与这传说的‘天物’们相握了,却犹豫着,还不敢伸出手去,哪怕轻轻抚摸一下面前任何一树生灵,是生怕那样也会弄痛它们。”接着笔锋一转:“其实一眼瞭去,四下普通自然……”如此一扬一抑,又抑又扬铺陈下去,很是抑扬有致,生动地展示了作家的创作功力与审美情趣,精准地抓住事物内在神韵、气质和精神,找出此物有别于彼物的最本质的特征,且能够把触景所生之情、所悟之理融合成形神统一的意象。同时,充分运用思辨与哲思,使得叙述多姿多彩,既可引人入胜,又充满思想张力。

  三是具有真情实感的流露与抒发。作为颇有成就的作家,黄康俊深谙文学的审美特征,笔触所至无不体现出他对文学创作重要规律的深刻认识与体悟。他自认万物有灵,于是带着读者穿越曼妙的丛林,去见识葳蕤生长的几百年的古荔林,感受澄澈清朗的境界:“分明是万千静若处子的生命,一个个壮如斗牛,势如千钧,蓬蓬勃勃,簇拥着满园春光,轻而易举地撑起这方盎然秀色,傲岸挺立在天地之间!”“湿润的风飏飏地流淌着,带着淡淡的荔花清香和原始森林中特有的那股老败泥土气息,让人亲切而又温润舒坦。”“我们登临塔上,居高望远,独览古荔风光,望尽石邑新貌,更感一派天人合一的美好。”读着这些意味隽永的语句,感怀作家爱屋及乌的美好情愫,心旌摇荡间,作家勾连古今,将万般柔情,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殷切向往一一化为笔下缱绻的诗情画意,予人美好的感染和熏陶,激发读者向上向善的生命能量。

  四是以“本真之情”,创“本真之境”。黄康俊颇认同传统文化理论中的“气韵说”,只有具有“本真之情”,“本真之性”方能创作出“本真之境”。作品是枯燥无味还是引人注目,是空洞无物还是见解独到,抑或气韵生动与否,这当中,无疑有遣词造句、修饰打磨为文之术的差别,更有格局视野、思想理念等为文之道的不同。文章之美透射价值之美、逻辑之美、伦理之美、美学之美。黄康俊远在他乡多年,却心中有根,不忘故乡最初那份纯粹和热爱,提笔写故乡风物,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故乡融为一体,真切地把心、情、思沉到故乡的人和事中,用手中妙笔,传递故乡里的光和热,且把自己放在一个极宽广的时空坐标中。从表象上看,作家笔下的家园是自己和乡人的家园,其实是立足于书写中华家园乃至人类的全球家园。故此,作家看重的是灌注于作品之中的“意”,他以“托物言志”的方式,赞誉了古贤与乡人对自然的感恩与尊崇,对一切的感恩,进而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文情怀,倾诉了作家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感恩与热爱,其丰沛的情愫铸就了锦绣华章,曼妙的哲思在岁月深处静静流淌。这便是为文者应该追求的可谓以“本真之情”,创“本真之境”的真义真章。

  行文至此,我还要说,在这炎热夏日里,《谢鞋古荔林情愫》让我大饱眼福而喜获清凉,自然是心神的安宁和意趣的舒展。我无疑欣赏作家的笔触清新、隽永大气,感受独特,A该文体现了作家深蕴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情趣,展示了作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性化表达技巧,更揭示了生活本质的逻辑思维和力量,让读者在美的享受中得到启示,获得温暖与明亮。这正是我们的时代所需要的,能照亮灵魂的精品。

  我还要说,《谢鞋古荔林情愫》是一篇写给家园的赞歌,也是作家对故乡大地的深情致意。我细细欣赏,自然而然地凝视家园里的人和风物。这里有诗,也有无尽的远方。是的,那一方家园恰风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