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2|回复: 1

从日常生活中捕捉诗意

发表于 2023-8-8 16:54: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读郭怀宽的诗集《雨有时横着走》
水刃
  “艺术是生活的点缀,是引向生命的一种诱惑”,这是托尔斯泰的名言,他的一生为人类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传世之作,以艺术家的天赋,为尘世凡间创作了精妙绝伦的文学作品,那么只有像他这样的文人巨匠,才能给人类的生存带来美好的艺术点缀吗?作为普普通通的文学爱好者,在红尘滚滚的现实生活中,又会是何种状态,最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当我读到诗人郭怀宽的诗集《雨有时横着走》后,对这一个问题,似乎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首先,人生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不受时间制约,诗人郭怀宽之所以写诗歌,是遇到了一位位赏识她的老师与文友,入作家协会是因为写散文,在一个一个偶然的机会促使下,她的诗歌一发而不可收,几年之中呈井喷之势!所以我们羡慕天才诗人的同时,也不要总是妄自菲薄,从诗人郭怀宽的经历来看,奔赴艺术巅峰的途径就在每个的脚下,它不分早晚,一切皆有可能。

  其次,“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名诗人的文字,都是有他的特点,只要苦心追求,一定会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那一天;读诗人郭怀宽的诗,发现她的诗在经历了凤凰涅槃之后,已显示出极有个性化的特点,下面就其中的几首来做简析:

  我是一条鱼

  一条没经得住滩涂

  那些蓝绿藻诱惑的鱼

  以鳍为翼  以心为笔

  把自己添加到滩涂

  带着生命之执念

  放弃大海  回归水溜

  海潮涨涨落落

  执念的心如长长之水流

  如海,望不到边际

  阳光洒满滩涂,硅泥,和

  我,跳跃,摇摆,跟一切

  新鲜,互致问候

  ——《上岸的鱼》

  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诗人将其形象化成平凡人生的生存地带,并赋予其情感色彩,是被“那些蓝绿藻诱惑的鱼”,并将这种庸常人生定位为,“放弃大海  回归水溜”,她坦率地说,这缘于对生活的执念,并珍爱这份执念,因为这是她艺术追求的动力,“执念的心如长长之水流/如海,望不到边际”,最后诗人也没做什么人为的拔高,高谈阔论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而是营造出了一个,“阳光洒满滩涂,硅泥,/我,跳跃,摇摆,跟一切/新鲜,互致问候”,这样一个既清新又有生活气息的境界,让《上岸的鱼》如同一幅自画像一般,令人不得不从内心的视角审视。

  就那么蹲着

  用祖传的惯性和规矩

  蹲守整个村子的北头

  老屋和村支书的面孔一样平静

  早起看云看新闻联播

  晚上看天气预报看鸡鸭回笼

  脚步声,跟村头喇叭一样可靠

  风从南边来的时候

  老屋的亮瓦光线通透起来

  从北边折返时,风一寸硬过一寸

  漆黑的里头藏不下一丝云彩

  老屋的炊烟一起身

  村庄的风,它柔和了许多

  ——《老屋》

  这是一首弘扬主旋律的诗作,老屋“用祖传的惯性和规矩/蹲守整个村子的北头”,重要的是她选取了一个代表人物,并象而意之,“老屋和村支书的面孔一样平静/早起看云看新闻联播/晚上看天气预报看鸡鸭回笼/脚步声,跟村头喇叭一样可靠”,这里的“脚步声”真乃有如空谷足音不同凡响!因为那是村支书的脚步,也是“老屋”走进时代的步履,在这里诗人没有提及城镇化,但将《老屋》高度人性化,风向使得它产生不同的反应,同时,它也在改变着“风”,“老屋的炊烟一起身/村庄的风,它柔和了许多”,这首诗很有思想性,同时也具备艺术的特质,它仿佛是用文字搭建出的灵魂居所,不再只是为我们肉体遮风挡雨之物,有一种更为宝贵的财富,耸立在大地之上炎黄子孙的心里。

  雨,随着自然时

  习惯从头顶垂直走到脚背

  我们看不到从地流向天空

  起风时,也像小孩单纯而淘气

  横着走

  往左,去到我的童年

  河水缓缓流动,光着脚丫

  我们在白浪里起伏

  涟漪在胸前跳舞

  云朵在身后漫步

  蓝天之上

  清水之下

  群草悠闲嬉戏

  鱼儿欢快自在穿梭

  往右,干净温润

  如我正在写的这首诗

  长长短短

  一粒粒堆积,206块

  竖的是欢

  横的是喜

  ——《雨有时横着走》

  这首诗的名字,也是诗集的名字,由此可以看出,它是诗人最为得意的诗作之一,“雨有时横着走”,当我看到这句诗时,我首先想到的是钱锺书先生的一句名言,“诗文不必一定有‘象’,而至少须有‘意’;文学语言的基本功能是达意,造象是加工的结果”,“雨,随着自然时/习惯从头顶垂直走到脚背/我们看不到从地流向天空/起风时,也像小孩单纯而淘/横着走”,这里“起风时”是前提,明看是在为表象做铺垫,暗中它寓意着人生的际遇,所以说诗人郭怀宽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诗意,灵光一闪的灵感,被有效的利用并转化为艺术的果实,像这首诗,她接下来,继续着她的横向思维,梳理出过去与现在的样子,那是天真与傲骨,仿佛又是一幅自画像,画出了灵魂的模样。

  第三,诗人郭怀宽在通向诗歌艺术殿堂的道路上能走到今天,在多家刊物上发过作品,进了作协,出了诗集,虽然不能就说有了什么辉煌的造就,但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她本人的努力分不开,但更应强调一点,就是她身边有好多良师益友,在这一点上,我就艺术美好人生的无限可能再说一句个人看法,那就是对诗歌艺术的评论,切莫导致成人身攻击!正像诗人郭怀宽自己在书中后记所言,每个诗人的作品都不一定完美无瑕,还有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艺术之路,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条小径!

  泰戈尔曾经说过,“艺术不过是表达思想的一种工具”,诗歌不过是艺术方式的一种,对于它无端藐视,与望而却步一样滑稽可笑。读诗人郭怀宽的诗,品味她走过的路,让我再一次受到鼓舞,那就是诗歌艺术有着美好人生的无限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8 16:54:24 | 查看全部
“艺术是生活的点缀,是引向生命的一种诱惑”,这是托尔斯泰的名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