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潘唯女(霞山)
第一次读“梅式新经典”写作范式,我的第一感觉是,原来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如此真实地呈现,作家梅子涵作为爸爸的幽默和智慧、女儿梅思繁的天真和优秀、一家三口对话之间的和谐和情趣,全都通过生活化语言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轻松和喜笑颜开地阅读中,会欣然接受“梅式”表达的教育智慧。
从“现在”就开始努力
女儿梅思繁和其他同龄人一样,逃不掉考“附幼”“附小”“附中”这些重点学校的压力。爸爸首先带女儿来到房子是绿颜色的重点学校,驻足在写有莎士比亚说的“现在”两个字的大钟下面,让女儿说说她对“现在”的理解。当女儿解释不来的时候,他就和女儿一起来看钟,“现在是十点五分……已经变成十点六分了……十点七分……十点八分。时间过去得快吧?在不停地过去。刚刚还是现在的,然而已经变成过去了。我们不断看到的都是‘现在’,但是它们立刻就变成了‘过去’,不断地‘现在’,不断地‘过去’,快得不得了!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抓住‘现在’,好好努力读书。从‘现在’就开始努力!”
焦虑情绪会影响孩子
女儿梅思繁小学毕业考前的一个上午,爸爸找了四道“行程问题”给女儿做,没想到她做四道错四道。爸爸实在是气急败坏,“坐立不安困兽犹斗怒火万丈”。但在绝望过后,他开始练“气功”让自己心平气和:“把火压下去,压到肚脐眼下面,气沉丹田。”当爸爸心平气和地再让女儿重做一遍时,四道题全部做对了。爸爸这才意识到是自己焦虑的情绪影响到了女儿的正常发挥。
凡事都要适度
在爸爸的观念里,不能因为一心想考重点学校,就一味地“死读书”,还要全面发展。他说,字母“I”像个没肩膀没力量的人,加上一横,变成字母“T”时,有了肩膀,才能挑担子,疾走如飞。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女儿会参加学校和市里的大合唱比赛,担任钢琴伴奏;参加学校的辩论赛,做最佳辩手;参加学校文化节,担任节目主持人;参加中学生足球比赛,出任啦啦队队长;参加擅长的中学生作文比赛,也参加不在行的物理比赛……但爸爸也提醒女儿,要培养“T”,但不能太过,凡事都要适度、要正好。
没有隔阂的亲子关系
女儿梅思繁觉得,她和父母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而她的同学们,却总是说自己和爸爸妈妈一点共同语言也没有。女儿喜欢赛琳·迪翁的CD,爸爸不但喜欢,还会买回来;女儿喜欢恩雅、神秘园、Bee Gees,爸爸也会带着激光唱机和女儿一起出去,让女儿挑选;女儿喜欢《泰坦尼克号》里杰克的剧照,爸爸就帮女儿把剧照海报贴好,并一同进行艺术分析。妈妈则会和女儿一起看她们喜欢的足球,分别为自己喜欢的足球队加油;一起看喜欢的港台电视剧……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因年龄差距而产生隔阂。
好文章要“拎”
为了引导女儿写出好文章,在和女儿的交谈中,爸爸除了告诉女儿素材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点滴,要多观察、多记录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全文要“拎”得清。即段与段之间过渡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一小段的含义用比较漂亮的话稍微归纳一下,拎一拎;最后结束的时候,一定要把全文的中心重重地拎一拎,往高处推去,富有理想,激情满怀,和社会、和国家、和民族、和世界、和光辉的未来联系在一起……爸爸称前面的为“小拎”,后面的为“大拎”。
幽默、独特的语言表达,智慧、有效的教育观点,快乐、有趣的家庭氛围,全面、健康的成长模式,《女儿的故事》一书既让我们轻松地阅读,又让我们深沉地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