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回复: 0

到数字文学博物馆体味古都文韵

发表于 2023-8-9 09:34: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记者 刘已粲 光明日报通讯员 吕菽菲
  千百年来,文学一直流淌在南京的血脉里。1500多年前,当时的南朝政权在建康(今南京)鸡笼山下设文学馆,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学馆。2019年10月31日,南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世界文学之都”。2022年春天,在文学馆遗址之上,世界文学客厅建成开放。同时,以世界文学客厅为枢纽,一个环绕鸡笼山、面积约6.1公顷的开放式数字文学博物馆也正式开启。
南京数字文学博物馆 刘已粲摄/光明图片
  数字文学博物馆的一大特点就是开放。一条环绕鸡笼山的2.1公里文学小道,串联起数字文学博物馆的11个文学地标。它们分别是华林园(和平公园西园)、文学馆旧址、十竹斋旧址、西邸文学集团、半山石景园、文选亭、文思亭、文远亭、山水文城·鸟台、豁蒙楼、诗国南京。
  每个文学地标的标识牌上,都印有二维码和该地标的笺谱图。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进入导览小程序,起始页面伴随着音乐会跳出手绘地图,点击地图上任何一个文学地标,都会跳出“去打卡”和“去学习”两个导引。点开“去打卡”,导航会引领你去各文学地标打卡;点开“去学习”,会跳出与该文学地标相关的历史文学知识;用小程序首页底部的“AR识图”扫描笺谱图,会出现AR特效、H5文学答题互动、文学插画、文学广播剧等内容,带你在数字化世界领略南京的千年文脉。
  11个文学地标的文学内涵、载体风格、数字化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但在设计上都充分尊重自然环境的特点和现代人“慢旅游”的需求,让线上线下的互动体验融知识性、趣味性、休闲性,以及灵动感、时尚感、浪漫感于一体。
  每个文学地标的设计都藏有巧思。比如,第一个文学坐标,位于和平公园西园(历史上皇家园林华林园所在地),设计人员重新设计了花窗,并镂空嵌入《世说新语》《文心雕龙》等八部文学名著的内容,回廊内则用自然声效吸引人们走进来,当声效系统感应到有人进入,亭子中央区域就开始播放梁武帝萧衍的《河中之水歌》,声景设计得非常巧妙。虽然每处文学地标都设有声景装置,但只有进入特定的接收点,游客才能听到特别的雨声、鸟鸣声、读书声,这样就会避免对别的游客造成干扰。
  不仅声景设计得巧妙,视效也很抢眼。比如,地处鸡笼山北最幽深处的鸟台,有一个“文学屋檐”,以线条勾勒出中国古建屋檐意象,并用声景交互的科技手段营造出“飞鸟入山林”的意境,游客在檐下小憩时,会听到用古音朗诵的《紫钗记》《牡丹亭》,起身离开,诵读声即停。
  如今,通过运用智能文本分析、时空GIS系统建构、数据关联分析等方式,这座数字文学博物馆链接起南京1000多个“文学之都地标”,形成文学空间网络,让南京的世界“文学客厅”从一个馆走向一座城,也让文学有了更多人间烟火气。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09日 13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