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6|回复: 0

孩子“学习困难”?家长莫乱投医

发表于 2023-8-15 16:01: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孩子“学习困难”?家长莫乱投医

正值暑期,一些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迎来就诊高峰。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家长无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学习困难”,有的认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是“学习困难”,也有的家长希望通过医生的帮助提高孩子学习成绩。(8月14日《新京报》)

不知从何时起,有人简单将“学习困难”与“成绩不好”画等号,或者直接把成绩不好归因于学习困难。事实上,尽管“学习困难”在医学界尚未有确切说法,但其更像是一种由多方面不利因素造成的不良综合征——“在学习时出现困难”只是其中较为明显的症状之一。因此,成绩不好可能只是外在表征,学习能力存在障碍才是学习困难的内在成因。若将两者简单等同,可能是“误诊”。

然而,在现实中,有些家长宁愿“误诊”,也不愿意孩子“错过治疗”——把“学习困难”门诊当作灵丹妙药,以为问了诊,就能治好孩子成绩不好的“病”。事实上,“学习困难”门诊设立初衷是帮助解决孩子学习状态不好的生理问题。比如常见的少儿多动症,大部分孩子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行为训练,都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可如果孩子并不存在任何生理上的问题,“学习困难”的病根可能就不在于此。

那么,病根在哪?有些家长需扪心自问。正如关于成绩“好不好”的评价,有的家长来门诊说孩子成绩不好,只是因为别人家的孩子能考满分,而自己家的只能考90多分。如此“不好”,让人无语。对此,有不少人调侃,家长带着孩子去“学习困难”门诊看病,结果发现是自己确诊了“教育困难”——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及不切实际的心理预期。到底是谁“病”了?病因何在?值得深思

诚然,如今学习困难“问诊热”有一定的现实所需。对于确有学习健康障碍的孩子来说,早发现早治疗应是首选,这毋庸置疑。但我们也要正视“问诊热”背后的焦虑情绪。尤其是现在门诊每到暑期就异常火爆,这是否正常?也值得反思——如何填补这一时段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空缺、如何帮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等,都是亟待思考的问题。而这离不开学校、老师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帮助。唯有多方发力、综合施策,方可缓解“问诊热”背后的人为焦虑。(陈文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