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5月底,青岛中集普威新能源科技项目破土动工。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以下简称青岛自贸片区)为项目一次性发放了“产业用地一件事清单”“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告知承诺方式)”“产业项目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编制标准图册”。该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建设,从原来的100多个工作日压缩到7个工作日,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经营主体有活力,经济发展才有动力。今年以来,青岛自贸片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向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开放场景资源,严格规范市场监管标准规则,提升市场开放透明度,打破各类隐形壁垒,打造充分开放、活力迸发的市场环境,让经营主体如鱼得水。
“近期,我们相继出台了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激发市场活力的各项措施,从优化市场准入准营环境、加大服务扶持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和保障各类措施落实等5方面入手,旨在建立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入准营环境和市场秩序,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持续激发市场活力。”青岛自贸片区审批管理部部长王敏说。
青岛自贸片区打造开放高效市场准入环境,主动对标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估要求,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提振经营主体创业热情和内生动力。例如,青岛自贸片区率先在全国实施“商事主体登记即时确认制改革”和“企业登记智能表单改革新模式”两项创新试点,全面压减企业登记审查环节70%,单件业务最高压缩办理时限40分钟以上,平均提速75%,为每户初创型小微企业平均压减开办成本2000元以上。启动“证照分离”改革,部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申请材料压缩30%以上,审批时限压缩近70%,全国首个德商独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一天之内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
为进一步提高审批服务效能,青岛自贸片区创新推行“独立审核官”制度,将审查与核准职责合并,改变多层次审核程序,简单事项实现“立等可取”。创新实施市场准入“零咨询”“零基础”申办服务,将企业开办环节分解为数十个最小办理项,分类制定靶向服务指引清单,达到“一看就懂,一读就会,一办就好”的效果。完善“企业开办专区”“国际人才服务专窗”“油品贸易专窗”“市政管理类综合审批窗口”等“一窗受理”布局,实现企业登记和高频许可事项一链办理。
青岛自贸片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市场竞争秩序公平高效,为企业争取更多国际经济话语权赋能。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机制,率先在青岛市探索实施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试点,维护企业商誉,保障企业充分利用合法资源。
为增强区域创新创业动力和活力,青岛自贸片区加大对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支持力度,率先在全省创新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改革,创新建设“3D云住所”,有效释放住所资源,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金融机构等纳入集中登记地范围,一站式满足初创企业登记注册、法务、金融、商务等多元化服务需求。
大宗商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青岛自贸片区作为重要的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积极构建完善的大宗贸易生态体系,在全国率先推出基于数字仓库和可信仓单的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实现“仓储、贸易、金融与监管”协同创新,获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据介绍,该模式运行以来,青岛自贸片区已建成5万平方米的数字仓库,仓库的仓储管理成本降低了近40%,入库审核流转效率提高了40%以上,提货效率提高了约50%;橡胶和塑料化工等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的年化融资成本降低了3%至6%,一般仅用1个工作日即可实现从货物入库到质押放款。
一系列组合拳推动经营主体茁壮生长、活力迸发。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31日,青岛自贸片区获批复以来新增经营主体数量30369户,是批复前历年累计存量经营主体的1.64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