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2|回复: 1

【助力写作】跟王鼎钧调动五官写作

发表于 2023-8-18 08:44: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写作有方法

我们注意到,擅写的孩子洋洋洒洒,妙手成文,而不擅写作的孩子冥思苦想,仍不得要领。那些写出好文章的孩子,他们是怎样得到写作的本领?

前辈作家王鼎钧先生认为写作是有方法的。让我们跟着他的思路,以14只老鼠绘本为例来谈一谈。
1
640.jpg
你的五种感官,用到了吗?

外界的事物,触动了我们的感官,使我们产生了思想感情,再用语言文字把它表现出来,与别人分享,就是文章。古人云:“感于物而动”。

我们能够“感于物”的器官不只是眼睛,其中以视觉最为重要。除了视觉以外,还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谈“观察”,应该把它们都包含在内。

除了看到画面的颜色、动作,还有

听觉:叶子的沙沙声,锯子摩擦声,孩子加油声,周边的鸟鸣

嗅觉:环境的花香,树枝汁液的清香,汗水 的味道

触觉:树干的粗糙,脚底的抓握力,风吹过              耳边的感受

640 (1).jpg

2

听觉:你听到四季了吗?

我们接触外面的世界,听觉和视觉同样重要。写文章的人,不幸丧失味觉,丧失触觉,丧失嗅觉,仍然可以有成就,倘若视而不能见,听而不能闻,那就难了。
听觉能够接触到的世界广大而丰富。
欧阳修说,秋天是可以听见的。韩愈说,春夏秋冬都可以听见。广播节目制作人说,生老病死都可以听见。
他们能听见的,你也应该能听见,即使过去听不见,经过学习,以后应该都能听见。休说不要紧,反正我可以看,那么何不未见之时先听听,或者听了以后再看看呢?
你也读古人的诗词吗?那是我们重要的营养。有些作品,从听觉的角度落笔,别有滋味。
“闲花落地听无声”,难得他在这个时候记得听觉,经他郑重提起,好像落花无声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马上想起另外有些诗人轰轰烈烈咏叹落花,顿时觉得落花不是落花了。
“海雨天风不忍听”,一个“听”字,可以想象两个人站在码头上,或者甲板上,或者沙滩上,或者山顶上,总之人很少,人的力量很小,自然的力量很大。
“留得残荷听雨声”,你看,诗人在经营他的听觉呢,残枝败叶,成了垃圾,一个“听”字使它像个乐器,有了价值。
留得梧桐也听雨声,留得芭蕉也听雨声,这个雨声和那个雨声有什么不同?你现在分不清楚,将来有一天可以分清楚,慢慢写啊,别心急。
除夕,大年夜,农历年最后一个晚上,你们还守岁吗?
守岁,全家不睡觉,等新年降临。
现在,电视机告诉你新年到了;从前没有电视,爆竹告诉你新年到了,那时候有人这么写:爆竹是时间的声音,新年前呼后拥而来。

我们可以听见:哗哗的水流声、蜻蜓振翅声、脚走过独木桥的吱嘎声、齐心协力的吆喝声、小老鼠看见昆虫的惊讶声、草木在风中的窸窣声、抬着的细木棍和吊篮环的碰撞声等等

味觉:如果有果子下来,就有了
640 (2).jpg
3
嗅觉:苏东坡的鼻子

“好竹连山觉笋香”,漫山竹林,应该是笋已成竹,新笋还没生出来,苏东坡是美食家,鼻子比一般人敏感,就用嗅觉来表现了。
“踏花归来马 蹄 香”“卖花人去有余香”,有嗅觉自有文章。“酒未到,先成泪”,正常的情形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凭嗅觉抢先一步,端起酒杯,闻到酒精的气味,酒还没喝,眼泪先掉下来。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么说,春天也是一种气味——姹紫嫣红,你看到春天;莺啼燕语,你听见春天;吹面不寒杨柳风,你触及春天;除此之外,你还有一个器官能发现春天。
每个人都有他的气味,叫作“体臭”。每一种嗜好都会留下气味,例如抽烟和不抽烟、打球和不打球、养猫和不养猫。每种职业都有它的气味,例如卖鱼的和卖菜的、写毛笔字的和画油画的、理发店的和诊所的。
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气味,我们去拜访一个陌生人,没进门,先闻到他家垃圾桶的味道——气味就是资料,我们对这个家庭已有初步的认识。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气味,我在外面坐地铁,由南到北经过华人区、白人区、黑人区、南美洲移民区,每到一区换一批乘客,换一种气味。
“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这痕迹是他的气味,你的文章。

这里的嗅觉能感受到的可不仅仅是香喷喷的面包,还有火在灶膛舔舐炉灶的干燥气味、面团的发酵气味、家里温馨的气味

以上大部分文字选自王鼎钧的《作文六要》,以上图片选自岩村和朗《14只老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8 09:14:01 | 查看全部
欧阳修说,秋天是可以听见的。韩愈说,春夏秋冬都可以听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