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回复: 0

生态研学旅行应回归本意

发表于 2023-8-21 09:07: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生态研学旅行应回归本意

沿江采集长江水质样品,近距离观察长江珍稀水生生物标本;深入平塘天然溶洞群洞穴探险,近距离观察亿万年来形成的钟乳石……近年来,生态研学旅行以生态旅游和研学旅游的深度融合赢得了多方青睐。人们通过走进自然、亲身感受和实践活动,了解自然界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面对生态研学旅行热,我们需要一些“冷”思考。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颁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中小学要把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2019年又发布了《关于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但受疫情的影响,今年研学旅行才开始全面复苏。研学旅行整体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在行业监管与规划、多部门协作、社区参与、人才培养、经营模式等方面尚待建立和完善。

生态研学旅行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它作为“研学”的一种形式,不仅仅在旅行中品鉴自然景观,更加强调的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目前市场上一些经营生态研学旅行业务的机构,其实是各种培训机构、俱乐部、教育服务咨询类企业,未必具有委托开展研学的文旅资质。一些研学项目质量良莠不齐,有的研学机构将项目外包给不同旅行社分段执行,打着“生态研学”的旗号,过程却与其他研学旅行差不多。还有的路线设置不专业,快餐式打卡研学沦为传统旅游团的“翻版变体”,甚至就是“只游不学”或者变为“观光打卡”式的纯旅游。加之生态研学旅行从业人员大都缺乏专业基础和教育背景,通常难以实现与自然深度交流、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的目标。

让生态研学旅行回归“游学博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意,获得稳定且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大力推进自然教育行业标准、指南、规范等制定,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布局,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同时,积极鼓励多元化的社会参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广泛参与、行业自律规范、资源共享的自然教育发展新格局。此外,为了保证研学旅行有效开展,要加强行业监督,制定严格的考核方案,对生态研学旅行的效果等方面形成全面客观评价和公平公正的考核。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寓教于景、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在走进自然中丰富眼界与阅历、收获知识与成长,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陈蓉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