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吴华勇“桥隧智慧运维”职工创新工作室
吴华勇(中)“桥隧智慧运维”职工创新工作室部分成员合影 ■受访对象供图
■ 劳动报记者 王海雯
桥梁隧道作为城市生命线的“咽喉”,其健康状态直接决定了整个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营安全与风险。上海建科集团吴华勇“桥隧智慧运维”职工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紧跟时代脉搏和行业发展趋势,以数字技术为着力点,做新时代的桥隧“诊疗师”。他们不仅有“爬高钻深”的功夫,更有领先行业的“诊疗”手段,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提升诊断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全方位守护桥隧健康与安全。
工作室结合大量项目实践,依托上海建科研发实力,在数字化感知终端和传统作业流程升级再造等领域做了一系列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
目前,传统的人工手段已无法满足目前量大面广的中小桥梁的检测需求,工作室为此研发了桥梁自动化检测系统——“桥智检”。通过系统专用App,可在手机或平板端进行现场数据的标准化和无纸化采集,通过自主研发的移动端轻量化图像引擎,对桥梁实体进行快速建模和可视化病害标注,最终一键生成“体检”报告,并以数字化模式进行最终在线交付,为桥梁的养护决策、维修加固等提供最重要的数据支持,实现桥梁管理、检测、养护等多环节的全链路闭环,完成传统内外作业全流程自动化处理和数字化升级,达到由“诊”至“疗”再到“愈”的目的。该技术已经在沪浙皖等多个项目、近1000座桥梁检测中投入使用,平均能效提升超过50%。
如何实时在线监测大桥运行状态,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隐患,并给予及时预警,是桥梁安全运维的重中之重。随着物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应运而生。工作室研发的感知装备终端,相当于为每座桥梁安装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器,实时监测桥梁的健康状态,并将监测数据传输到后台,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加持,时刻把脉桥梁安全状态,做好桥梁健康的“随诊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