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回复: 0

活化利用不能走形变味

发表于 2023-8-21 14:52: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活化利用不能走形变味

近日,不少市民和游客发现,修缮一新的甘肃天水古城在商业化运营后,古城内厚生巷13号的一处文保院落变成了日式风格餐厅。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的中式古建风貌消失不见,院中、台明被木板覆盖,营造成日式风格,西厢房外还加盖了两间日式小屋。

检索相关新闻发现,该地对文保院落违规装修的案例还不少。如解放路的10号和12号文保院落,也成为一家经营餐饮和罐罐茶的餐厅。曾精心修缮过的柱子上钉着指纹打卡机,经营者还在后院加盖了彩钢厨房。天水市财政局数据显示:为了抢救明清时期的居民院落群,当地从2015年至2021年拨付西关古城保护资金就超过8.88亿元。但没想到的是,不到两年时间,花大成本修缮的文保院落就遭遇了“改头换面”。

古城、文保院落,可不可以商业化、能不能活化利用?答案是肯定的。封锁关闭并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也不利于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让文物焕发出时代活力,不仅是对古建筑的“解放”与“拯救”,也是丰富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有益举措。但商业化、活化利用是有前提的,即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更改原貌、私搭乱建,不是活化利用,而是对文保院落赤裸裸的破坏。这有悖古城保护的初心,也与《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符。

让文物“活”起来的多样路径中,没有一味趋利、牺牲文化价值、让文保院落再遭破坏的这条路。主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不只是经营企业获得授权的前提,也是文物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保护好的古城、没有这些文保院落,又怎能引来游客、产生消费呢?因此,经营企业不仅自身要有这样的意识,也要督促商户做好保护工作。(关育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