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回复: 0

追星应该多一份“怀疑精神”

发表于 2023-8-24 15:08: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追星应该多一份“怀疑精神”

在“饭圈”文化盛行的当下,追星也有被诈骗的风险。近日,浙江海宁一粉丝在通过扫码进群为喜欢的明星“打Call”时,被群内一位“张警官”以“泄露艺人隐私,群里所有人都得配合调查”为由诈骗35万余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追星作为一项娱乐活动在学生群体间靡然成风,成为不少青少年寻找志同道合朋友的一种方式。但在危机四伏的网络环境中,有不少犯罪分子虎视眈眈,许多“饭圈”青少年在“为爱发电”的同时,一不小心便掉进犯罪分子利用粉丝高涨热情设置的陷阱中。

青少年心智发育尚未成熟、警惕性低、心理防线脆弱,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通过网络实施诈骗的目标。再加上追星过程中,粉丝容易将感情全部寄托在偶像身上,弱化了与真实生活的情感联结,极易出现价值观的偏差和行为的失控。此类非理性追星现象,也进一步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为防范这种针对青少年“追星一族”的精准诈骗,当务之急是要切实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防骗教育。家长、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自我防范意识、甄别能力和防骗能力。此外,家长、学校也应当对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多加关注,做到及时沟通交流,防止孩子遭受或者参与网络诈骗而不自知,引导孩子正确、合理使用互联网。各大相关平台、监管部门则需要主动出击,依法严惩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形成健康良好的“饭圈”生态和清朗规范的网络环境。

其实,追星未必就是坏事,将正能量的优质明星视为偶像,学习其品质上的闪光点,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健康成长带来动力。

但面对纷繁复杂的娱乐圈和网络环境,应该多一份“怀疑精神”,有足够的警惕性防止为了追星而掉入诈骗陷阱或对自身造成伤害,更不能做出一些盲目、非理性甚至极端行为为自己的偶像“打Call”。(黄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