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8|回复: 1

呼啦!这只松雀鹰重返云霄

发表于 2023-8-29 08:52: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暖瞬间】 
  光明日报记者 周梦爽
  北京鹫峰,听名字就有股桀骜不驯的劲儿。
  “加把劲,快到了!”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康复师张率快速穿行在陡峭的山林间。她虽然爬得快,但右臂始终绷着一股劲,提着的蓝色运输箱几乎看不到一丝晃动。“里头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松雀鹰,得小心点儿!”
北京鹫峰,猛禽重返蓝天。光明日报记者 周梦爽摄/光明图片
  “海淀西北部的鹫峰林子好,昆虫、蜥蜴和小型鸟类多,都是它爱吃的。”张率边往山上爬边向观看放飞的市民解释,“每年9月进入秋季迁徙季,这儿方便它顺着太行山脉飞去南方越冬。”
  到达半山腰的沐容亭,张率贴着透气孔确认“病号”安然无恙,便将箱子的开口向空旷处打开。“呼啦!”猛禽一跃而起,不到3秒钟就从众人眼前消失了。
  “为了把它从‘鬼门关’拉回来,我和同事们忙活了100多天呢!”张率回忆,2022年5月刚接治这只松雀鹰时,它的左翅尺骨开放性骨折,裸露的粉白色断骨触目惊心。
  “一定要把它救活!”张率暗下决心。“我先给它实施麻醉,然后在它断骨中空处打进钢针。包扎固定完,每隔3天,还要给它做‘理疗’呢,防止关节僵硬退化。”
  松雀鹰得救了。“它康复得很快,1个月后骨骼愈合去除了钢针,3个月就基本恢复飞行能力了。”张率开心地对记者说。
  “猛禽在北京多吗?”下山路上,大家七嘴八舌地提问。
  “很多!北京是猛禽迁徙的重要通道,此时此刻,在西山、颐和园甚至国贸上空,就有猛禽正俯瞰着我们的城市,维系着生态平衡。我们救助中心成立22年来,已经帮助3000多只猛禽重返蓝天……”走到山门口,张率顾不得休息,开上车又朝着救助中心出发了。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29日 01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9 12:53:01 | 查看全部
放飞自我,前段时间我们单位也放飞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