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0|回复: 0

精美的照片会说话——学习《世界著名摄影师和他们标志性的照片》感悟

发表于 2023-8-31 16:49: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林矩鸿
  2017年5月19日,庞书月编辑在两报学习群推荐《世界著名摄影师和他们标志性的照片》(2017年5月17日《图匠》)(共有十五幅作品)。我认真学习后,脑洞大开,受益匪浅。且不与列身总局和两报“京城御笔”们攀比,留心观察编采之友尚无通讯员关于图片新闻拍摄的经验文章,欲想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姑且让草野沐风的“门外汉”谈谈感受,希冀抛砖引玉。
  画与话
  1、画里有话
  在照片中讲述新闻,在画面中解读生活。
  作品三讲述的是在“9·11”事件当时所发生的事情;作品五拍摄的一名在越战期间,只有9岁的女孩,浑身赤裸着。南越南向她的村庄投放凝固汽油弹后的景象。看了这些照片,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让观众明白“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同时,又突出直观生动的现场感。
  我们在向报刊投稿时,就是要做到让“照片说话”,所以,我们在摄影时,就要考虑照片中的故事,让所有元素表达你的思想、情感。
  2、画外有话
  都说好的照片是人格化的艺术,画情即我情,我有情画才有意。
  作品一,听到摄影师“时隔17年之久,我终于在2002年知道她的真正身份,她的名字是Sharbat Gula. 白沙瓦,巴基斯坦,1984年”,让观众看出画中画、听出画外音。
  作品十四 “风中的杰奎琳。那是我幸运的一天!我跟随着杰奎琳离开她的公寓,然后一路尾随她前往麦迪逊大街,在途中,我拍摄到这张自然清新的作品。达芬奇有他的蒙娜丽萨,而我也有我的蒙娜丽萨微笑。”让人知道了画外的故事。
  所以,我们在采访摄影时,就要考虑这幅(组)照片在“画中有话”基础上,是不是“画外有话”,有没有宣传价值,能不能“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明代画家·杜琼)。
  3、话里有画
  作品六摄影师对作品是这样描述“一群梭鱼分三次围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形,然后啪地一下又全部回到深海中在海洋中没有直线的存在,这个圆形诡异如几何学中的圆形一样完美,但是梭鱼这样做不过是为了防御敌人。地球有70%都是海洋,在这里,有无限的美,在这里,光的作用大为不同”。一幅好的照片,讲究光影明暗,流动的梭鱼线条,前面的亮光“点”,无形中增强立体感和美感。
  4、话外有话
  《世界著名摄影师和他们标志性的照片》要求每个摄影师在每张作品的最下面写上一段小故事,用一定的文字集中地阐述一个主题,深刻、细致地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概括、深入地反映时间的发展过程。这是“话外有话”,要揭示其内在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做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或者换句话说,要有“故事性”,尤其是人文类题材。所以,我们在图片新闻报道时,每张图片配上简洁的文字说明,或较短的文章时,要尽量让文字来描述图片难以表现的某些思想、情节和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文字的作用在于辅助图片的叙述,补充形象叙述的局限与不足,而不是重复照片已经表达清楚的问题,因此文字以短小精悍为宜。
  为啥你是“照相”的,人家是“摄影”的?
  我先和大家一起学习摄影知识。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家生活、旅游、工作都喜欢“照相”留个影。这个“照相”可以直接理解为简单记录。
  而“摄影”理解为创作作品, 借助“框”中的所有元素表达你的思想、情感,所以框中该取什么,什么时候取,参数怎么设置,后期怎么调整非常重要,这直接决定了照片的最终效果,直接决定了照片能否表达你的思想、情感,表达效果的好坏。
  摄影艺术创作和简单照相有啥区别,就像刚会写字和书法作品的区别一样。好的书法作品能把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文字融为一体,让人展开想象。摄影作品也能把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框中的元素融为一体,让人展开想象。
  5月15日下午开始 ,永定普降大雨,最大降雨量140毫米。18日晚8点40分,安报记者沈良坤来电,问我有没有汛期安全巡查检查的照片。我当即在“永定区安监系统打非治违群”找了70多张各乡镇发在群里的相关照片,挑出16张发给沈良坤。沈良坤告诉我,国家安监总局手机报可能对永定汛期安全巡查检查工作搞个专题。
  20日,手机报刊登后,只选用永定区一张照片。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永定区选送的各乡镇照片,虽然雨伞、水鞋、洪水等汛期元素齐全,干部在矿山、建筑工地、山塘水库、危化企业巡查也属报道范畴,可是乡镇安监站干部拍照仅仅是要记录检查活动,没有考虑人物的位置等构图,更没有考虑拍正面或侧面,90%都是没有考虑拍摄的位置和角度,他们跟在大家后面拍背影,全是“屁股”,完全彻底的“随手”拍。这样简单的“照相”,当然不能成为宣传的“作品”。
  新闻拍摄的几个注意点
  企业版的刘峰老师经常在学习群发出邀约,让大家报送如节日坚守、班组全家福、班组标准化创建、排查隐患等等图片。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许多报刊收到的稿件中存在有“共性 ”:文字稿件不缺,缺图片新闻,尤其是摄影作品。
  一张照片要有主题对焦要准确、曝光要适当,这是大家都懂的常识。那么,我们要怎么拍摄出一些质量稍微好点的照片呢?什么样的照片算作一张合格的作品?
  我的体会,很简单,“言之有物”。
  1突出主题。一张照片要表达什么,你想要传达照片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如果一个人看了一张照片十几秒都不知其所云,这张照片很可能就是失败的。一般哪些主题比较容易出彩呢?反映社会问题的、反映人性的、反映社会热点的,例如战争、饥饿、自然灾难,等等。当然,这不是我们通讯员所能及的,我们的眼光只能从“小社会”去考虑。拍摄的图片画面的主体要有趣味或意味,其实整个画面主题也应该有趣味或意味。或者换句话说,要有“故事性”,尤其是我们报道的安全检查、隐患排查等人文类题材。
  2、巧妙构图。最基本的三等分点,就是把你要宣传的突出的人(物)放在三分之一交叉点这个重要的位置。
  比如作品六这幅图的构图就十分出彩,在画面中营造出“点、线、面”,利用这三个元素进行构图创作,千军万马的梭鱼里面的人物独树一帜,并被摄影师把这一瞬间捕捉,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这幅作品,中间人物是个“点”、前面亮光也是一个“点”,它就在三等分点上。环绕的一群梭鱼形成流线型的圈,这些 “线”是“点”的延伸,它赋予照片动态的感觉。如此多的主体,会让画“面”的焦点不集中,但这种对比式的构图,让主体瞬间脱颖而出,十分巧妙,为照片塑造“立体感”。
  3、运用光影。“顺光巧用影”。在画面中利用投影或其他能带来反差的物体,丰富画面的影调,顺光也可以称作正面光,是光照射到被摄体表面上,表面没有阴影和明显方向性的光。这时就要巧用光影。如作品一、作品八、作品九、作品十三,利用平光,显示脸部轮廓,增强影调层次,突出立体感。
  如果说主题是一张照片的灵魂,构图是一张照片的骨架,那么光线就是一张照片的衣服,有一个性感的大脑和匀称的身材,还需要一件好看的衣服来包装和体现它们的美。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衣服?怎样裁剪衣服?这都是在用光的时候需要考虑的。
  4、抓拍瞬间。就是抓住有人情味的,有温度的,有感染力的,或者说有趣味的,有意味的瞬间。一个瞬间的凝固,也应做到“图似看山不喜平” (清·袁枚《李觉出身传评语》),通过一张图,让读者“思前想后”,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作品三“9·11”事件大楼爆炸燃烧、作品五投放凝固汽油弹后的景象、作品十五拳王阿里和曼德拉两位勇士的拥抱都是一瞬间,定格为永久。
  我们在采访时,倘若有机会抓住“一瞬间”的事,那就是最大的成功。用照片讲故事,难度不小,拍单幅,需要借助画面中的主体、陪体,抓好一个情节瞬间,把观者带入到故事当中。拍组照,可通过整组共同讲述一个故事,更注重整体性。
  5、捕捉表情。如果你拍摄图片新闻是人物背影或其他局部,那么不用考虑眼神和表情。如果带着头和脸,是侧面或正面,眼神和表情则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眼睛不一定非要睁大,因为有的人物可能在闭着眼睛或半闭眼睛,比如笑、陶醉、哭泣、思索、冷漠等情绪时,重点可能不在眼神,而在表情。如果表情没有感染力,眼神也没有感染力,这个人物的神采就很难表现出来。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作品一和作品八主人翁的眼睛是多么传神,作品十四“蒙娜丽萨微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品十五里“拳王阿里和曼德拉”面部表情多么有感染力。
  6、动静结合。照片里的人虽然是被定格的,但是我们拍出的新闻图片力求让读者感觉到人(物)的动势或人(物)的静态。
  作品三正在烈火燃烧的大楼,作品五凝固汽油弹爆炸后奔跑的人群,作品六流动的一群梭鱼,作品十四快步前往麦迪逊大街蒙娜丽萨微笑,人物姿态的动势鲜明。
  (作者:林矩鸿   福建龙岩市永定区安监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